支持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理论

时间:2020-09-05 14:10:13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支持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理论

  知道为什么我们成长经历坎坷吗?因为我们缺少支持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理论!下面我们一起来围观吧。

  我们缺少支持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理论

  第一,治疗,不等于成长

  今天我们要纵横论大家都熟悉的,目前国内已经引进的一些心理治疗流派,评论他们的优劣,尤其要突出讲一个大问题——仅仅靠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和方法来说它就是促进人的个人成长,对不对?

  目前我们知道在国内各种心理治疗学派都挺兴旺,大家都通过它们来个人成长,所以显然它们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想说的是,它们是不够的。因为它们是心理治疗流派,大多是用来治疗心理障碍的(mental disorder)。

  第二,缺乏整合视角

  西方的这些心理流派发展,从弗洛伊德开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近来,西方“整合”的观念不断被正式、专业地提出,甚至出现了一个心理治疗整合的国际协会和杂志,但在我们国内,“整合”的观念跟思想还没有被全面、正式、专业地提出来,比较零散。我们看到,各种心理治疗学派的兴盛,却没看到心理治疗学派如何整合在一起专门地进行学术讨论会,更不用说杂志。

  第三,这些心理流派并未本土化

  这些心理治疗流派基本都来自于西方。当它们跨文化进入中国本土,会怎么样呢?它们需要进行本土化吗?我的回答是,毫无疑问,必须进行本土化。但是也许我会和许多人对于何谓本土化的理解非常不一样。

  这三个目前国内的“不够”,就是今天要讲的起点。

  从个人经验讲讲自我成长发展层次

  我想稍微讲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这跟自我成长发展层次论有关。

  我在厦门大学读的心理本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到了澳大利亚,是快30岁才出国的。后来,在澳大利亚待了二十年,又回国了,回来了六七年。跨文化,是我重要的视角。

  我最早受的是认知行为治疗的训练,它和科学心理学最接近。

  第二轮的训练是情绪聚焦疗法。这是第二个流派的学习。情绪聚焦疗法也是非常接近科学心理学的疗法,非常讲究与严谨、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结合。

  第三个是我受到的最长时间的训练,自体心理学。我的第一任长程治疗体验师就是自体心理学的。我是先从体验入手,然后才去进行深度、系统的自体心理学的学习。

  这一段非常长的自体心理学体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关系”治疗人。沿用当时一个治疗师说过的两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两个脑袋一起来思考一个人的问题”;“两颗心的碰撞来产生一种崭新的关系,有时是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深刻的新体验”。这是自体心理治疗教给我的。如果没有这段非常长的体验,我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个东西。

  讲两个小例子。

  我记得,在一段生活中,脑子的负担比较重,想的问题特别多,整个人好像发条一样上得非常满,没办法放松下来。到治疗师那里跟他交谈过之后,我感觉“发条”松了下来。这个体验非常强烈。记得有一次当我接受完治疗走出门时,突然间有一种刚到澳大利亚的感觉。澳大利亚的阳光非常充沛,一切都显得非常鲜亮,但是当你呆久了,这种感觉可能就消失了。而后你心里的事太多,你看到的就是灰的,或者好像啥都视而不见。但是那次治疗后,记得我走过一段路,看见一座别墅前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前有一个赤膊的拿着水龙头的男人在浇花园,水碰在树叶上,晶莹透亮。那一瞬间,我感觉一切都显得如此明亮清晰。这个体验就是“松动”。

  另一个体验叫“回到正轨”。是什么意思呢?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固化的模式,它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随着年龄一直在变化。它有时候使你生命本身会突然间失去光彩、失去意义,或者使你没有办法处理很多问题。你脱轨了。

  而这给我一个很深的体验就是,我每次见到治疗师,跟他谈完,我都会“回到正轨”来。这也是关系的自体心理学给我带来的非常重要的体验。

  第四个我受到的训练,是有相当一段时间灵性方面的训练,我很早就开始禅修。对精神性成长的团体也开始关注。

  经历完很长一段时间自体心理学的治疗以后,虽然它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但我总觉得它缺了东西。缺什么东西呢?在心理治疗中,你可以说治疗师是你的知己,但它不是对等的关系,它是非常有限制的。这种非常有限制的关系,当时让我感觉到它有一种不足之处。

  感觉到了心理治疗本身不够,当时的我挺向往一种精神性的社区。我在澳大利亚见到很多基督教的团契,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团契就是固定一段时间大家在一起唱圣诗、读圣经,去探讨人生更深刻的问题来交心。当然,有时基督教团契的交心还不深。

  后来我在“钻石途径”那里发现了它。它是一种新型的精神的社区。每年都有闭关训练,就是三四天、四五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坊,同时始终还有小组的同修,每个参与者都有个老师(其实就是像心理治疗师)。它组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以精神追求为根本目的的社区。它给我的影响非常大。这跟我后面的系列微课之间有很大关系,什么关系呢?就是所谓社区,其实是很重要的。

  有一个词,“文化”,在英文中是“Culture”,Culture是什么意思呢?用中文来解释,文化是以文化人,但Culture在生物学上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是“培养基”。所谓培养基,就是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人工创造出来的环境。这样来理解文化,不会纠结于东西方文化这类的分类法,你关注的是,培养基是如何对于个人的人格发生作用;什么样的文化,造成什么样的人格。一个个体,所坐落的社群,也就是他的小文化与个体互动着,不断塑造着他的人格。

  所以,我体验过个体心理治疗的强大力量,也体验过精神性社区的巨大力量。

  纵论:自我成长视野下

  各主流心理治疗流派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到底在“自我成长”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1、认知行为学派

  认知行为学派是非常明显的以疗愈为主的学派,目前在国外来讲是最主流的学派。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用手册进行治疗。如果你有焦虑症,那就发展出《焦虑症治疗手册》;如果你是抑郁症,发展出《抑郁症治疗手册》;如果是强迫症,发展出一个《强迫症治疗手册》……它是非常严谨科学、以治病为主的疗法。当这个疗法占主体统治地位时,就会看到,它跟成长是一回事吗?它更多是治病,而不一定是成长。

  2、传统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它的目标低;

  传统精神分析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大家熟悉的话,它的目标是怎样把一个人从“神经症”转化成“普通人的不幸”。因为它对人性有非常低的假设。传统精神分析把普通人的最高发展阶段设定为什么?是神经症,低一点下来是自恋人格,再低一点是边缘人格,更低的是精神分裂,它是这样排序的。所以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神经症。有个说法是,传统精神分析先得普及一个理念,叫,每个人都有病。

  想想看,这样的说法对个人成长来讲是够还是不够呢?

  第二,主题是各种疗愈;

  早期的精神分析师,一星期要五次——虽然现在不会这样,一般都是一个星期一次,它主张接受很长的治疗,去修复你原来原始童年时候的创伤。如果一辈子都在治疗,那么一辈子都在疗愈?如果一辈子都在“治病”,那活着是什么感觉?当然,并不是所有精神分析师都这样描述。不过,如果你将之与人本治疗流派去比较,你就会发现他们对人性的预设很不同。这个我们在系列微课中再严谨地说。

  第三,有点悲观主义;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禁忌”,本能与社会之间有一种非常大的冲突关系。弗洛伊德的重要概念是“超我”、“自我”、“本我”;“自我”充当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者来协调,协调完以后使你的本能升华上来形成成熟的防御机制,问题就好了。

  当你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你会不会感觉到对人性有那么一点悲观的味道呢?

  第四,童年起决定性作用;

  精神分析还有一种更突出地说法,人的5岁之后的一切都是强迫性重复。我们的童年创伤、童年痛苦,在5岁以后不断重复,我们要不断体悟、理解童年创伤造成了现在这样的一种模式。

  当然,精神分析不是说,你只要体认,有些精神分析学派讲的是你要超越这些模式,但它的方法通常只是,认为童年时代有非常强大的作用,你要不断地认识它、不断看到它。这样,它的方法就不免单调,目标不免局限了。

  精神分析目前在国内还是挺占主流的。这里首先得说,国内那些非常出色的精神分析前辈大咖们,使心理治疗在中国蓬勃发展,对此我表示深深敬意。但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美国60年代之前,也是精神分析一统天下的时代(当然,还有一个和它稍微有点抗拒的,是行为治疗)。但到了60年代以后,其它学派蜂拥而起,不断更迭。

【支持自我成长的心理学理论】相关文章:

机床行业的发展成长离不开国家支持10-04

恋爱心理学理论有哪些10-13

有关儿童心理学理论的书籍04-27

孩子成长需要心理帮助11-15

儿童心理学理论书籍推荐04-27

心理委员个人成长报告04-29

心理健康《成长的烦恼》教学反思12-03

让你的心理健康成长06-24

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12-26

心理问题的自我救赎之道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