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的心理特点

时间:2020-10-30 16:22:37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关于中国儿童的心理特点

  中国儿童比西方儿童嫉妒心强,独立性差

  小红帽、大灰狼、白雪公主、小矮人,他们都是曾活跃在每个人孩提时代梦境中的童话人物。你能相信吗?他们已悄悄走出童话书,成为了解孩子个性的好帮手。

  中科院心理所张建新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李育辉最近在一项名为“童话故事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中,利用童话人物做测量工具,对北京138名7-12岁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了考察,并与希腊同龄儿童的测试结果作比较,通过小红帽、大灰狼们不但测出了中国儿童的个性特点,还发现了中国儿童和西方儿童的个性差异。

  运用七组童话人物形象卡片,全面测出儿童的29个个性特征变量

  9岁的男孩小Z生活在北京一个中等偏上水平家庭里,最近他可不太让父母省心。不但在家经常闹情绪,顶撞父母,在学校里也总和同学闹别扭。老师说,小Z爱出风头,经常撒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待着,显得有些孤僻。心急的母亲来到中科院心理所,希望专家们能找到小Z行为异常的原因。

  让人意外的是,等待小Z的不是连篇累牍的各式问卷,也不是专家面对面因势利导的谈话,而是进行一项从没听说过的“童话故事测试”。半信半疑的母亲被告知千万不要和孩子说,接下来要做的是心理测试,因为这样会加重他们的紧张情绪,影响测试的效果。

  小Z走进测试室,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套三张画有不同的小红帽形象的卡片,其中两张和童话书插图以及电影中的小红帽形象非常相似,而另一个则不太常见。他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心里充满了迷惑。

  李育辉博士面带微笑地向小Z说道:“小Z,你好,听说你看过很多童话故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讲故事的游戏好吗?”然后指着图片问道:“你看,图片上的每个小红帽都在想什么呢?”小Z眨眨眼睛想了一会儿,慢慢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接着又问了两个问题:你觉得哪一个是童话中的小红帽?为什么?如果你是大灰狼你会选择吃掉哪个小红帽?为什么?小Z回答时,她认真地做着记录。可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题目,它们可是专家们精心设计用来评估儿童个性特征的,如卓越性、助人性、焦虑、抑郁、攻击性等等。

  讲完了这一组图,李育辉博士又先后拿出了四组一套三张的图片,每一套中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大灰狼、小矮人、巨人和女巫形象,还有两组图是白雪公主和小红帽故事中的场景。她采取同样的方法启发小Z思考回答类似的问题,就这样整个测验经历了大约45分钟,而整套童话故事测验的目标是考察小Z的29个人格变量。

  测验结果发现,小Z在“物质欲望”、“矛盾心理”、“对卓越感的追求”、“财产拥有感”、“支配攻击”、“情感需求”和“怪异回答”几个变量指标上得分偏高,而在“与母亲的关系”上得分偏低。

  李育辉博士分析说,小Z有获得金钱玩具以及过富裕生活的较强欲望,同时对身边的物品有强烈的占有欲,喜欢自我表现,攻击性强,情绪容易反复,有轻微的自恋心理,现在小Z和母亲关系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两人没有良好的依恋与沟通。

  对小Z的测试表明,“他在情感上比较压抑,渴望被关注,用否认和拒绝作为自己的防御机制。这些都和他母亲反映的情况十分吻合。”

  童话世界中大量象征符号,体现了儿童在成长中表现出的矛盾和焦虑 真有这么神吗?用童话人物形象也能测出儿童的性格?

  李育辉博士告诉记者,“这项研究运用了投射测试的方法。所谓‘投射’,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不自觉地安放到外部对象上去的一种心理操作过程。投射测验常常选用没有固定意义的测题来观察被测试者的反应,借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格特征和深层心理机制。”

  而选择童话作为测试的媒介,也绝非随意为之。

  李育辉博士介绍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它与梦境有相同之处,像梦一样,童话世界中使用了大量象征符号,体现了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焦虑。童话故事可以把无意识的幻想或潜意识中的冲动转化成有条不紊的叙述,使用隐含的形式和象征转变成为有声的欲望。

  所以,心理学家一直希望通过童话来对儿童进行心理测试。希腊心理学家C.coulacoglou经历多年研究,编制出了《童话故事测验》(英文缩写FIT),主要以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检测7-12岁儿童的特征,而这次对北京儿童的测试也主要依据这个工具。

  测试选择的《小红帽》、《白雪公主》故事,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中有共通性

  小红帽、白雪公主和巨人都是西方童话中的人物,用它来测试中国儿童能有效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李育辉解释说,“测试选择的小红帽、白雪公主、巨人等故事,在中西文化中有共通性。”

  “比如,《小红帽》其实是讲一个小女孩独自一个人去完成任务将面对的危险。在中国的故事里,故事可能不叫小红帽,但是故事框架是一样的。《白雪公主》讲的是女儿和继母关系的`冲突,这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也都会涉及到。”不过考虑到中西方之间文化的差异,为使测试结果更准确,心理所的张建新研究员对这个测验进行了精心修订,这就更加保证了其中的科学性。

  小Z可不是接受这项测验的唯一幸运儿,李育辉博士和张建新研究员,先后对138名儿童心理进行了测试。他们还将测试结果和希腊431名7-12岁儿童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于是从前中国儿童一些不被重视的个性特征浮出水面。

  情感和物质需求在中国儿童的人格结构中占首要位置,嫉妒攻击得分也较高

  结果显示,中国儿童在归属需求、嫉妒攻击、口腔需求、情感需求、物质需求、性关注、追求卓越和抑郁这8个变量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希腊儿童,“情感和物质需求”在中国儿童的人格结构中占首要位置。

  李育辉博士认为,中国儿童在情感和物质上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和目前大部分的家庭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有关;同时,由于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同时外出工作,减少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也会更多地出现情感上的需求。在情感和物质上的相对缺乏,很容易导致出现一系列的情绪问题,抑郁便是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中国儿童在嫉妒攻击上的得分较高,极有可能是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所造成的。”李育辉博士分析说。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儿童的嫉妒最初大多是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并在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学会克服。中国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可能无法顺利地学会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从而在同伴关系中出现更多对同性的嫉妒攻击行为。

  在结果对比中还发现,中国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对集体关系的归属感,而希腊儿童更多表现出独立性和自我认同感。对此,李育辉解释说,社会心理学很多研究表明,多数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独立的人。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很多国家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同伴和国家。中国儿童在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归属需求,这表明中国儿童更重视集体关系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这一结果与已有的成人跨文化人格研究比较一致,这说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仅对成年人的人格产生影响,对于儿童也有着类似的作用。

  该怎么对5周岁儿童进行教育

  5周岁儿童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并且已经能够懂得遵守规则,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但是,他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对5周岁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对她们将来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是入学之前的准备阶段,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那会不利于将来的发展。有关5周岁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对5周岁儿童进行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游戏的选材应由成人来决定,但注意游戏的内容要适合5周岁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一点,成人要慎重的选择。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5周岁儿童懂得更多的道理。如住在楼上,应告诉她们不要在楼上跳,否则会影响楼下的正常生活。5周岁儿童喜欢问问题,在这方面,成人应该有耐心,有可能的话每个都应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幼儿爱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使幼儿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三,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对5周岁儿童已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当发现儿童有某一方面的兴趣倾向时,我们应该尽力去培养。但前提是这些兴趣是有益的,如果这些兴趣有害无益,我们应该去转移她们的注意力,逐渐使这一兴趣淡化。有的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逼迫孩子学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第四,减少担心,让儿童多做些活动。5周岁儿童喜欢运动,这是家长最头疼的。殊不知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长。所以,家长们,不要去在乎孩子的衣服有多脏,让她们自己去运动,但同时也应做好保护措施。

  第五,做好幼小衔接。六岁儿童即将进入小学,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她们更好的保护自己。

  对5周岁儿童进行教育应注意:一是多让儿童参加实践活动,多接触未知事物和人物;二是要引导儿童思考,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等类似的问题;三是给儿童想象的空间,即使这些想象可能会比较离奇。这样会有利于儿童在这一阶段积累更多的思维加工的材料, 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更大的空间。

  哭泣让孩子更快乐?

  会哭的孩子善于表达感情

  哭属于“喜怒哀乐”感情之一。有的孩子很少哭,表情严肃,显得老成懂事,家长会加以夸奖。其实这样的孩子内心容易压抑,对感情的宣泄顾虑过多,可能会形成交际障碍,严重时会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感情爆发(如暴力行为)。专家指出,孩子哭的时候,其实是在宣泄负面情绪,事后会心里轻松。会哭的孩子说明其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感情,家长不宜横加干涉。

  会哭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有的孩子“会哭”,而有的孩子“不会哭”。会哭的孩子哭得痛快,负面心情宣泄也快,事后很快就心情晴朗起来,性格也更加开朗愉快。而不会哭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哭起来抽抽啼啼,甚至会伴随咳嗽、呕吐等现象。事后要过老半天才能醒过神来,情绪转换慢,对身体也不好。

  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强忍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强烈的负性情绪舍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下去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而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属于是慢性影响。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时。

  因此,建议家长不要因孩子哭就嫌烦呵斥,粗暴打断孩子宣泄感情的进程。而应该轻拍孩子的肩膀或后背,抱着他温言劝慰,让他自己慢慢停止哭泣。事后再冷静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找出善后之策。

  让孩子战胜黑暗的方法

  1、弄清楚孩子害怕什么

  孩子到底为什么怕黑呢?遇到孩子怕黑,家长一味单纯安慰不要怕是不管用的,必须认真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恐惧来源。很多孩子白天了神怪小说或者是看了吓人的电视剧,晚上就忍不住乱想会有妖怪来抓他们。这种情况,家长一方面要跟孩子解释电视剧里面的妖魔鬼怪是骗人的,另外要告诉孩子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很安全,从而减轻孩子的焦虑。

  2、孩子害怕时以鼓励取代安抚

  有些孩子会被打雷或者黑漆漆的房间吓哭,家长见到自己孩子哭了通常第一反应就是上前安慰。部分家长出于爱护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害怕的东西特别谨慎和在意。家长的紧张和在意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认为黑暗是很严重的大事,因此变得更加大惊小怪。家长应该适当忽略孩子的怕黑情绪,摆出黑暗不可怕的态度,并且可以多些一起和孩子待在黑暗的房间,或者通过鼓励孩子进黑房间拿东西,身体力行告诉孩子黑暗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3、临睡前多让孩子阅读温馨的故事

  营造一个好的睡前气氛对于克服孩子怕黑的心理也是非常有效的。孩子睡前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转移他们害怕黑暗的注意力。家长不妨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读几个好玩的小故事,让孩子从正面、快乐的东西上吸取积极的能量。

  4、黑暗中也有快乐

  家长晚上可以多带孩子出外散步,抬头仰望星空,跟孩子一块数星星看月亮,令孩子明白原来晚上也有好玩的事情。经常在黑暗里玩玩闹闹,孩子自然忘记黑暗的可怕,转而将黑暗和快乐联系在一起。孩子渐渐对黑暗熟悉了,哪里还怕黑呢。

  孩子怕黑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父母应该辨证的看待,不要打骂孩子,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反而会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对待孩子怕黑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帮助孩子克服这一心理。

  为什么小孩那么爱告状

  心理学家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讲一个涉及道德评价的道德两难故事,然后让孩子们来加以评价。

  比如,在访谈中被用到的一个典型的跟告状有关的故事是这样的: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乔撒谎说只挣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

  如果是你,你选择告状吗?

  绝大多数4-12岁的孩子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最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告状多发于小学,到了中学就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因为道德发展的历程是这样的:

  前习俗水平(4-10岁)

  惩罚定向阶段——强调服从个人强权(父母、老师),只要导致惩罚的,都是坏的,要告发。因为哥哥的事儿让爸爸知道了他就要挨抽,那他肯定是做错了,告!

  寻求快乐定向阶段——行为正确与否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要共赢,要互惠,如果导致有人不爽,那就有问题。哥哥的事儿,爸爸知道肯定不爽,那还是告吧!

  习俗水平(10-13岁)

  好孩子定向——惩罚的未必是坏的,但是表扬的肯定是好的,“表现好”就是最好。哥哥这么做不是好孩子,但是老师/父母让我们有情况要汇报,我汇报了会被表扬,我是好孩子,那还是告吧!

  权威定向——强调遵循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爸爸这么做好像有点出尔反尔,哥哥似乎没什么错误。

  后习俗水平(13-成年)

  社会契约定向——对法律和规则是否遵循应该出于理性的考虑,就算是规范也是可以被质疑的,产生了对群体利益和民主意义的萌芽。哥哥的确不应该撒谎,但是爸爸也有自己的错。

  个体原则的道德定向 —— 个体不一,选择了个性化的道德指标,这时候个人的道德发展就趋于成熟和个性化了。

  孩子由谁带最好?

  年轻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带孩子经验,孩子一出生,马上交给老人抚养,认为老人有经验,可以照顾得更好。于是孩子的依恋对象建立在老人身上,老人成了孩子最亲密的人、仿效对象。老人带孩子,对孩子的心身成长好吗?孩子到底由谁带才是最好的?

  孩子由谁带最好?

  孩子在母亲腹中已经与妈妈建立了亲密的连接,孩子出生后,妈妈会产生催乳素,孩子的哭声会让妈妈有生理上的反应,这种连结促使妈妈很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存活下去的保证。这种连结给孩子安全感,妈妈身上的气味、奶味、激素味给孩子安全感。

  一位母亲,如果自己没有受过创伤,如果她曾经体验过自己妈妈给过的好养育,她会天然地抱起孩子,与孩子亲近,就好像这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一样,不需要刻意就能做到。科学家曾经给猴子做实验,发现被母亲带大的母猴与配偶有良好接触,并能很好的养育自己的幼仔。而与铁丝猴(假猴,身上有奶瓶)长大的母猴则交配困难,对幼仔施虐等缺少情感。如果是一位母亲不能亲近自己的孩子,不论什么原因,都有找心理咨询师帮助的必要。走过自己,孩子才能不重蹈母亲的覆辙。这需要母亲的勇敢面对。只要妈妈好学,肯自我成长,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令孩子幸福的好母亲。

  由老人带大孩子隐含的危机:一旦老人过世,孩子尚未成年,将会面临重大的丧失打击。那感觉比成年人丧失父母更难受,是心理创伤。需要心理修复。不能说有寄养经历的人都会有心理疾病,但在抑郁症人群中,小时有寄养经历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还有,当今老人、尤其是城市老人,有更多焦虑源,亦或是,他们所经历的时代和家庭,使得他们自身的心理创伤远远大于孩子的父母,这些负面信息都会在潜意识中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承受太多本不应他们面对的东西。或者是莫名的焦虑,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由谁带最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此文对应的不仅仅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回头检讨自己的婴儿期、童年是与谁一起度过的,你跟谁最亲?你成人后的感觉如何?你与你的孩子关系如何?

  关于婴儿期的回忆,基本都在潜意识层面,是难以回忆的,但当再次经历类似情境的时候,潜意识中的情绪会被激发,当感觉自己与平时反应不同,或与大多数人反应不同时,则多数意味着此处有结。这个结不是自己找理由可以消解的,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探讨。所以,对于年轻的妈妈们,要尽力亲身抚养自己的孩子,这是对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礼物。

【关于中国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关文章: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8-11

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29

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17

七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17

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心理特点07-24

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07-15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08

5岁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07-08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07-04

9岁儿童心理特点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