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康理

时间:2020-12-27 17:03:48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康理

  孤残儿童大多有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因此,孤残儿童普遍存在严重的人格问题和心理问题,如胆怯、自卑、不善言谈、不善交际、封闭、攻击性行为等。

  为了解决孤残儿童的人格和心理问题,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亲情式的抚育模式

  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失去父母而缺失亲情的呵护,致使他们大多数有人格障碍。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而生活在福利院内的孩子过的是集体生活,工作人员不可能像正常家庭的父母一样,寸步不离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使得孩子与工作人员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

  为了使生活在福利院内的孩子健康发展,福利院实行定向“妈妈”服务,让孩子感觉拥有自己的亲人,并将孤儿进行分组,责任到人,开展帮教服务。

  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要求工作人员像家长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只有这样,才能让孤残儿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家的感觉,从而形成健康的依恋。

  回归家庭,享受家庭的温馨

  福利院竭尽所能地为孩子寻找幸福的归宿。因为正常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孤残儿 提供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

  孩子进入家庭以后,内心感到充实及安全,享受养父母的亲情之爱,就会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主要表现在

  ①能够淡化孤儿的身份属性,积极面对生活。②性格由内向转为活泼,变得不畏惧与人交往,爱说爱笑。③能客观的认识自我,不再自卑懦弱。因此,帮助孤残儿童寻找合适的家庭,是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最有效的途径。

  让孩子在艺术中逐渐完善人格

  就当今社会来看,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而福利院的孩子的心理多多少少存在些问题。孤僻和自卑就是他们心理的典型特征。

  用艺术来陶冶孩子的情操,治疗孩子的心理疾病,让孩子在艺术中体验成功与自尊,这样可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福利院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艺术特长培养,让孩子在艺术中找到自我。他们通过艺术特长的学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见艺术特长的学习在孤残儿童的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封闭的环境里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②学会了一种排解心中苦闷的方式,减少了内心压抑的痛苦。

  ③有了对成功和自尊的体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④搭建了与外界的交流平台。因为有了一技之长,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活动,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

  ⑤性格由封闭内向转为开朗活泼。

  以身示范,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说服教育,更重要的是发挥表率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因此,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改掉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气和行为。

  开展户外活动

  孤残儿童一直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与外界隔绝,觉得单调而乏味。

  为了让他们呼吸自由而新鲜的空气,可以积极开展户外活动,组织孩子们外出游玩、野炊等。

  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玩耍,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体验自由与快乐。

  他们在愉快的氛围里放松身心,获得了自由感,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孤残儿童的人格问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康理】相关文章: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10-08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活动总结07-24

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分析08-18

富士康面试经验10-15

专访康奈总裁郑秀康:练好内功才能走好走远10-30

儿童心理测试07-06

爱康国宾离职证明模板06-19

在富士康实习心得12-10

戴志康创业传奇故事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