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0-09-25 13:03:51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

  沿着泥泞坑洼的两条车辙痕,土黄色的杂草在路两边荒芜。凉风如冰刀一样袭过他的脸庞,剔除脸上麻木的棱角。唯有一双呆滞的眼神,看进我的内心世界。我感觉到了自己内心与此时此景的融合,原来我是那么的孤独。(8月28日 《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

  近日来,全国各省市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已陆续来到村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入基层,面对这种环境、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其中心理上的转变至关重要。中国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而大学生村官走出象牙塔来到纷繁复杂的农村基层,面对的可能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困难,若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就不足为奇了。根据笔者的了解,大学生村官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困扰:

  一是理想现实差距巨大产生的失落感。大学生村官满怀热情、充满希望与憧憬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所在村环境、发展、生活条件的现状,村里工作的千头万绪、琐碎无味,容易让他们感到愿望和现实差距较大,产生“失落感”。

  二是沟通障碍带来的孤独感。大学生到村工作前,过得是大学集体生活,与同学、老师朝夕相处,生活愉快。农村大多地处偏僻,且远离亲人和同学,经常是一个人工作生活在办公室。搭档工作的同事可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村里的村民一般也以老人、孩子居多,同龄人一般都外出打工,很少有一直呆在村子里的。年龄的代沟、语言的障碍,让部分大学生村官感觉沟通困难,容易感觉寂寞,产生疏远感和孤独感。

  三是工作能力不足产生的挫败感。大学生村官在刚入职处理问题和矛盾时,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相对不足,处理问题比较吃力,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且农村工作繁琐,常会使一些村官感受不到自己的.业绩,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工作上的挫败感,失去对工作的热情。

  四是身份低人一等的带来的自卑感。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上很多人认为选择当村官是不得已的举动,无形中让村官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大学生村官岗位性质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系非公务员身份,协助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工作,也就是说大学生村官可能是最小的“官”。随着年纪增大,生活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待遇。大学生村官待遇一般相对较低,且随着工作时间变长,待遇也几乎不会调整,跟留在城市工作发展的同学无法相比。以上种种原因,都可能使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

  五是遇到困难无所适从带来的无助感。大学生村官刚走出校门就直接步入农村,从学生变村官,虽有满腔热情,但由于对农村情况掌握不透、工作经验欠缺、工作能力不足,缺少亲人、朋友、老师的帮助,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旦达不到预期效果,很比一般人更容易丧失信心和勇气,时间久了,自信不足、无所适从,甚至一蹶不振。

  若来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们产生心理问题及其隐患,且不能及时疏通的话,不仅不利于他们的锻炼、成长,也更不要说让他们扎根基层,融入农村,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了,这将有悖于我们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初衷。

  因此,在职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调适工作,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艰苦环境中心情愉悦、动力持久地干事创业。

【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如何关注猫咪的心理健康06-30

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心理06-28

考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11-15

大学生村官:农村需要永久牌村官04-27

关注心理健康黑板报07-20

大学生村官的报考条件04-02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思考04-11

大学生村官考试范围07-10

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04-11

大学生村官创业分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