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时间:2022-03-17 16:15:5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标准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标准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标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中国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

  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人格完整

  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

  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总括为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具体表现为:

  1、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

  2、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3、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东西。

  4、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热爱劳动,爱惜物品。

  5、能自己到商店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6、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跌跤或受点儿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

  8、服从约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9、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10、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分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

  二、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具备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除了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也越来越重视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是必不可少。

  那么,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l、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正确的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溺爱的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

  2、充实的生活

  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只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和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都会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3、平稳和谐的家庭环境

  庭成员应全力为孩子创设平稳和谐的环境,平和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孩子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家庭成员切勿在孩子面前指责,争吵。

  4、艺术的陶治

  艺术的陶冶促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孩子喜爱的,用以陶冶孩子情操、发展孩子智能有显着的效果。文学也是孩子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5、健康的躯体

  健康的躯体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更需要后天的营养、保护和锻炼。要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总之,如果家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儿童充分的抚爱,为儿童提供充实的生活,创设平稳的家庭环境,注重营养搭配,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话给儿童一些必要的艺术熏陶,定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儿童具备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较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生物性个体,也是社会性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中对健康的含义作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健康心理活动的良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各类标准

  论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很难确定一个严格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正常或异常的现象总是客观存在的,它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各种形态的心理症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的角度不同确定的标准也就不同。

  (一)经验性标准

  经验性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断,如个体基于自身现有的知识经验,对自己某方面心理的变化感到烦恼、不适应,难以自我调节,因而认为自己心理不正常,寻求他人帮助;二是指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断,如一个人面对父母伤亡无动于衷,尽管本人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然而根据观察者的经验,这可能恰好是判断其心理异常的标准。

  一般来说,经验性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局限性和差异性。不同的观察者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不同,参照的标准不同,所作出的判断也不同。但专业的观察者对多数心理异常现象还是能够取得一致看法的,因而经验性标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意义。

  (二)社会规范标准

  社会规范标准是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来衡量、判断行为是否异常。一般来说,个体的行为总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个体依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因此,他们的行为是根据社会需求和道德规范行事,是符合社会准则的。所以社会规范标准是从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及个体的适应程度为出发点的。研究者主要考察当事人对自身与他人的态度、在群体中的表现、与他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恰当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和反应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

  社会规范标准为较多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但由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时间、地区、习俗、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因此,这一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张伯源、陈仲庚编著:《变态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充分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及其影响,如同性恋,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看作是纯粹个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护,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则被看作是一种变态心理和行为;

  (2)必须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的影响,如推动社会前进的开拓者,尽管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规范不相容,也不能把他们看作心理异常者;

  (3)要注意细心观察,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有时是很缓慢的、不明显的和渐进性的,要细心观察并作出确切的判断。

  (三)临床诊断标准

  这种判断标准是将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看待,以生理病理性变化为根据的心理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认为,个体的心理出现异常,其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其他系统必定存在着生理病理变化的过程,即使目前未能发现任何生理病理性变化,也不等于这种变化过程不存在。随着现代科学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这种变化过程一定能被测定。人体这种生理病理性变化的存在,是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可靠标准。

  一般来说,临床诊断标准对于大脑及其他躯体病变导致的伴发性心理障碍及癫痫、药物中毒性精神障碍的诊查非常有效,而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诊断则无能为力。

  (四)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是指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它是以大样本统计中的常态分布为依据,居中间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必须指出,依据统计学标准认定的所谓正常或异常也是相对的,在心理疾病的诊断中仅有参考意义。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由正常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某些心理症状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但不一定都达到异常。一般偏离的程度超过一个半或两个标准差以上才判断为异常。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而且操作简便易行,统计结果一目了然,便于分析比较。但该标准是以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为依据的,心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

  (五)心理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实际上就是社会规范标准的具体化,是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为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所认可的条目作为评定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由于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因而提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1. 马斯洛等人提出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 亚霍达提出的标准

  亚霍达(M.Jahoda)综合了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观点,归纳了六项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自我的态度。这种态度包括: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与意见的程度(自我认识);能整体接纳自己优缺点的程度(自我悦纳);能统整自己的各种属性,并明确地加以认识,能区别自己和别人承担的角色责任(角色认同)等要素。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这些要素方面表现出较优秀的水准。

  (2)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坚定不移地朝向自我的目标迈进,尽全力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达到自我实现。在生活中对工作、对别人关心,愿意为工作与他人献身,并能与他人产生共鸣。

  (3)整合的人格。人格是由三个层面整合而成的:

  第一,“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的人格结构;

  第二,“对人生的统一性态度”,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一致性;

  第三,“对压迫的抗衡”,即对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强度。

  (4)自律性。自律乃是个人能否独立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能否自己作出决定。如果缺乏自律性,个人只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被动的反应。反之,个人如果能自己作出决定,以及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状态下展开行动,那么便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5)对外界环境知觉的精确程度。它是指个体对于周围环境了解的程度,或能否使自己认知的误差缩小到最低的限度。一个人如果对其处在的环境没有精确的认知,便无法采取适当的对应行动,容易陷入不适应的状态。因为潜存于个人内心的欲望、愿望、焦虑、不安等情绪因素,会扭曲人所知觉到的事实。因此,一个人假如能了解到这一点,并能将自己所认知的内容与现实环境作一番对比,以修正自己的认知,或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即使他面对压力,也能依据较正确的认知而采取更适当的反应行为。

  (6)支配环境。这是指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还要能主动地向其所处的环境挑战,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3. 舒尔兹提出的标准

  舒尔兹(Schulth,1977)归纳出以下五项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人无法永远保持理性,但起码应该能够有意地引导自我的行动,并能接纳自己的命运。这与亚霍达综合的第一、第四项类似。

  (2)能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强与弱、长处与短处,要悦纳属于自己的一切,让自己保持本来面貌,而不加以伪装。这与亚霍达综合的第一项相近。

  (3)能正视现实。人虽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儿时期经验的影响,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并非像弗洛伊德(S.Freud)所说的,“对于过去,人是一个无力的附庸者”。其次,人固然应放眼未来的目标,或怀抱远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点也应该关注现在正在进行的事务。

  (4)能向新目标或新经验挑战。

  (5)独特性的人格特质。

  4. 王效道提出的标准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无论其内容和形式总能和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与周围环境不相适应,失去了同一性,就难以为人们所理解,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2)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性原则。一个正常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所引起的内在的情感体验和意志行动总是完整的、协调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活动的心理学基础。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不一致、不统一,就属于不健康的异常状态。

  (3)人格的稳定性原则。人格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独特的区别于他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如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特征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没有重大变故或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果一反常态,就要考虑其人格是否出现了异常。

  王效道教授认为,上述三项原则单从外显行为表现来评估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不够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他根据区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七条标准:

  (1)适应能力;

  (2)耐受力,即对精神刺激或心理压力的承受力、抗御能力的统称;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4)意识水平;

  (5)社会交往能力;

  (6)康复力,指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

  (7)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

  5. 林崇德提出的标准

  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很难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敬业。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和能力,并将智力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和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表现为:(1)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乐群。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在: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第三,自我修养。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主要表现在:

  (1)善于正确评价自我;

  (2)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正确地归因;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6. 陈永胜提出的标准

  我国学者陈永胜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十点:

  (1)认知健康适应;

  (2)情感饱满适度;

  (3)意志坚强可控;

  (4)个性和谐统一;

  (5)人际关系和谐;

  (6)杜绝心理异常;

  (7)自我意识客观;

  (8)社会适应良好;

  (9)人生态度积极;

  (10)行为表现规范。

  三、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我们在讨论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社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贫乐道在封建社会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则会使人不思进取,容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制订心理健康的标准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体现时代性,当然也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

  许多学者在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将社会适应作为重要的指标。适应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适应,指个体被动地适应环境;一种是积极的适应,指个体一边调整自我的需求,一边试图改变环境的条件,改造环境。心理健康不只是个体的问题,也是群体与社会的问题,我们不能认为适应于病态、不健康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人不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具有自主发展的主体,人不但要积极适应环境,还要勇于改造环境。有人强调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兼顾。生存标准是个人生命存在,更强调适应环境,顺应社会主流文化;而发展标准则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追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尊的人。

  (三)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过程

  心理健康是人的知、情、行统整的过程。目前,心理辅导比较注重人的情绪层面和行为层面的问题,更重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认识观等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健康标准若不把道德标准纳入进去,实际上是一个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标准。

  (四)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人的一生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心理健康标准可能不会完全划一,而是各有侧重。其次,由于文化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心理健康标准,需要结合我国实际。

  据此,我们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致可作如下描述: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心态和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和平静;

  (3)能承受挫折,具有较强的耐挫能力;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品质;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的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会感到非常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会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的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自我认知程度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能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的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6)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世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体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式头,臂位置协调;

  7·眼镜明亮,反应敏锐,眼镜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心理健康七条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的适应并改善现实环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比一下,只要有几条不对,那就是自己属于亚健康状态。试着去调整和改善自己,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随之而来的人生的满意和满足,将大大推动自我的实现。

  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栋梁,可是随着近来大学内发生的一些事件,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心理素质,是确保他们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题目及其成因进行客观深进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题目

  2000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题目。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题目比较严重,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题目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环境困难

  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进大学,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卓越等。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不想学和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了情绪的波动和低落,因而产生了厌学和压抑等消极情绪。

  2、人际关系不和谐

  在人际关系上,大学一年级学生出题目的往往较多,由于他们面临着一个重新熟悉别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部分新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独感,缺少安全感,出现焦虑不安、寂寞失落和留意力分散等症状,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虚无聊,内心困惑,学习、生活失往了动力,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3、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学生在校园里谈恋爱司空见惯。有些学生是心理空虚,以此为消遣;有些学生是迫于心理对异性交往的需要而谈恋爱,但在恋爱中有很多心理题目出现。例如,有的女生刚进学就接二连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请约会,因不知道如何应付而陷进苦恼之中;有的学生因看到四周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有些学生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性心理方面的题目。

  4、经济状况差异

  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使学生进校后学习用度增加,个人生活开支增加,很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的经济题目,这个题目现实而又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缺乏处世经验的大学生们经常感到一筹莫展。此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经济状况差距要比中学时代明显得多。面对这种情况,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难免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5、求职择业竞争带来的压力

  当今社会,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已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所代替。随着年级升高,由于专业方向、社交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大学生表现有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题目。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题目成因

  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题目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因素。

  1、客观原因

  (1)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中学教育基本上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学校重视了高考科目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进步,加之独生子女的依靠性强和自理能力差,进进大学以后,无所适从,难以应付。

  (2)社会竞争的压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涉及大学生亲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这也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3)社会上不良风气及各种有害思想的影响。社会上的各种信息通过种种媒介进进校园,良莠难辨。一些学生由于分辨是非能力低,在接受一些有益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接受了一些消极信息。

  (4)思想政治教育不得力,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进。从中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教会他们怎样往适应社会,更好地做个社会人。在这方面,学校的工作还不到位。

  2、主观原因

  (1)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理想与现实脱节。目前我国大学生进学时一般在18岁左右,经过4-5年的大学学习,毕业时22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青春后期与成人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富有理想和幻想,对未来布满憧憬。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及人际关系经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忽略客观条件限制,期看一切都是现成的和顺利的,一旦在现实中碰到一些挫折,他们就大失所看。

  (2)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一个人在自尊、自信基础上建立健康协调的自我统合,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应对现实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熟悉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

  (3)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生活对他们的要求很不相当。当他们碰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固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可是我该怎么办?”的局面。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地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长此以往,很轻易导致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题目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步大学生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没有清醒的熟悉,思想上存在模糊的熟悉,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激励大学生进取精神,进步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但市场经济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假如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将会乘虚而进,假如他们忽视学习和道德修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治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治理队伍,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题目及时解决。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等选修课、必修课或讲座,开展心理练习,帮助大学生把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具体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防止纯理论灌输,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练习活动。心理练习是指通过社会认同、自我识别、角色扮演等行为操练,增强学生的受挫力和自信心。如针对新生适应题目,课堂内容的设计可以有:人际交往、首印效应、分离经历、交流的艺术、自我探索、情绪的表达与控制和团结协作等。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角色扮演中获得新的感受,并将感受带回到生活实践中加以巩固,从而进步心理适应性。

  通过给学生开办讲座的形式,告诉学生青年大学生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题目、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要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心理卫生常识。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以及学会各种心理自我应对与求助的能力。

  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与老师接触,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也会影响着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但反过来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消极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生活动力。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

  为了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来源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题目的调查研究,进行回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题目,如:对新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二、三年级学生要关心他们在适应环境后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题目;大四学生则应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等题目上。就性别而言,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女生相对温顺、性格内向。要研究男女学生这些心理特点上的差异。而且要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系与系之间的信息交流,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题目,交流在处理心理题目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还应加强题目发现的途径和处理题目的方法的研究,并形成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院系治理干部队伍为关键、学生骨干为信息源的信息网络体系。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严厉活泼、松弛有度的作息安排,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一种心理背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和色彩。反之,呆板的生活节奏,烦闷、压抑的校园氛围,则很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种通过面对面、电话、书信等形式的交流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高校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条件,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职员,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如电脑、电话等。建立接待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治理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发现有心理题目的学生特别是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社会求助热线帮助学生尽快解决心理题目。为了有效地开展好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应在每年新生进学后,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的教学、治理、德育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08-17

心理健康的标准10-01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0-01

小孩心理健康的标准10-17

世界心理健康的标准10-17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0-17

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10-17

对心理健康的标准10-17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08-21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