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

时间:2022-04-29 12:08:48 考试心理 我要投稿

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

  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增多,那么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到底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整理的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欢迎阅读收藏。

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

  一. 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

  1.虚荣心理: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发育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虚荣心他们自我意识发展很快,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伙伴和成人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而在事实面前他们知道,如果自己取得不错的成绩时,可以招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还有家长的喜欢,甚至得到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获取荣誉称号、奖学金,家长的奖励、当学生干部等,相反如果没有好的成绩时可能被别人看不起:父母所冷淡与责骂,为教师所遗弃与歧视,为同学所轻视。因此他们总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希望借此达到预定目标。但是,一旦在考试过程中发现难以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时,就可能借助于作弊这条“捷径”。

  2.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心理: 这是最常见的考试作弊心理:平时学习目标不明确。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期末时候又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自己的动机得到满足,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考场上,总希望从别人那里捞点“好处”,全然不顾及学校的纪律,内心的谴责,更寄托与监考老师可同情或可怜或者自己的运气,想蒙混过关。也有的是因为别人在舞弊,而没有被老师发现,自己也想以身拭法一翻,因为自己如果不这样做,那自己岂不“亏”了?

  3. 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多见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或是在关键性的考试中。有的是因为面临着升学,因为“一纸定终生”,想抓住这个机会,考取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也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趋弱、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勇”与一博,致使冒险的心理的发生。也有的是因为以前曾经尝到“禁果”的甜头之后,就会不断总结“经验”并改进“方法”,想再去赌一把。

  4,盲从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二.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考试作弊是是学校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办事情靠拉关系,政府官员贪污受贿、腐败案例时有发生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类职称考试在校园中寻找替代的考试,还有网络媒体的某些报道,电影电视的某些节目等等,这些现象给年轻的学生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2)各种考试的监考标准不一:在一些仅仅是考察科目的监考流于形式,走过场,比方说在一个地区的高中毕业会考:老师们为了照顾所以的同学,监考的时候不仅仅没有监考老师在场,监考老师居然还宣称要学生自己舞弊,但速度要快!作弊成功的学生该课程成绩好于同水平的同学。而对于一些正式的很重要如升学考试有要求的很严,由于学生作弊经验的丰富,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如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行为。败坏了考风和学风。

  (3)监考教师惩治打击不力。有的老师为了同情某个学生,放了他一马,手下留情,最主要的`是想把影响降到最低,明哲保身心理在作怪,因为一旦把学生舞弊的事实上报,监考老师怕麻烦不断。还有的是因为学校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影响,能内化的仅可能内化。这难道不会助长作弊之风吗。

  (4)评价体系的不科学。“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分数致关重要,什么都是分数说了算,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评奖学金要分数,评三好学生要分数,升学考试更是一纸定终生,有了分数可以少掉好多烦劳:少交几万插班费或择校费,,决定你是上大学还是从此走上社会这大熔炉。也有的学校以学生的分数成绩作为教师的奖金职称的平定的依据,个别老师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的实现,不惜自己师德人格的损失和败坏,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重者,可能会到关键性的考试如高考,还会授机以面!

  (5)家庭的影响 . 一方面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取悬赏的方法:没有正确的引导只是一味的要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要求孩子要诚实,而自己却不时候在同事面前,左邻右舍那里撒谎,是自己的教育在孩子面前苍白无力,而父母是孩子第一 任也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孩子可能没有学会,倒是那些不良的习气在耳濡目染中全学会了,从小就学会了那些不好的的习气,到孩子张大的时候可能就很难改掉了,不是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吗?

  学生舞弊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那怎么去预防和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1、 重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未来社会的通行证。

  从以上作弊者主观因素分析可看出,不管是何种心态的考试作弊行为,都集中反映了考生不诚实的一面,“考试作弊”违背了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因此,在平时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所想、所思、所行、所为,给予积极的引导,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说假话、做假事等不诚实行为,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要求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具体的事情做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意志,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诚实的人格,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的心理毛病等,要教育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是可获得好成绩的,这样取得的真实成绩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对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都是很有帮助的。

  2、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作为老师都有义务在考试前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通过介绍考试作弊的处分措施及过去考生作弊后的处分实例来让学生明白,考试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失去正常的学习机会,这又如何对得起家长的殷切期望;处分记入档案,还会影响个人的前途;他们的作弊行为将背离自己的诚实。

  针对学生作弊的种种原因,我们必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以期能达到预期“疗效”。

  1、切实地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同学们究竟学到什么才叫达到了学习目的?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必要的,这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必须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会合作的人将寸步难行;理解运动的意义,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所必须的;能够体会美,发现美并创造美,这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之一;学会认识自己,调节自己,教育自己是人生永恒的课题……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们不应该只重智育,只看成绩,而忽略了其他的学习内容。只重智育的教学极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偏激的认识——成绩说明一切。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则自己一无是处。对学生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结合公民道德教育,要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诚信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分辨是非,树立诚信为荣的观念。

  2、明确考试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何在?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还是为学生、师长挣得荣誉?都不是。考试的目的很简单——师生据此了解教与学的情况,通过考试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漏补缺。仅此而已,我们不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以热情的帮助,考前应对学生进行辅导补课,要找学生谈心,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平衡心态,提高信心,坚决不讽刺不挖苦,促其人格和心理健康正常的发展。

  3、完善评价体系

  正因为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善于学习,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热情,体质优良,自控能力强,组织、管理才能突出,艺术细胞丰富,情感细腻,乐于助人,正直、善良,上进心强,头脑灵活,刻苦勤奋,乐观幽默等等。当然,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空话连篇,必须要实实在在,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要让同学们感受到对于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进步,老师们都是很关注的。要鼓励他们多方面发展,同时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或扬长避短。何必用考试成绩这一根绳“勒死”那么多学生呢。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试卷科学性的探讨,在组织测验考试时,要从知识的基本点出发,让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兼顾各层次的学生的水平,让他们都得到正确的评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通过考试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4、加强意志训练

  教育者要使学生了解意志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意识地进行意志训练。一方面,要善于引导中学生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另一方面又善于激发其长久地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要努力培养中学生具有自信、自治、果断、持久性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克服盲目从众、言行不一等不良意志品质。教育者可以人为地给学生创设一些挫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学生的自制力,不产生盲目的冲动,增加学生的行动导向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练教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实践,增强中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抗诱惑力,养成不畏困难的精神。

  拓展阅读

  造成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究竟是哪些?

  学生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但是现在考试的现象却成为了应付家长们的一种形式。造成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心理原因还是归结于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和学生自身的满足心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初中高的同学作弊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在班里排名靠前一点吗,还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好学生”的形象吗,然后在考试期间,通过各种作弊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初高中生他们的贪玩心理比较严重,很少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玩耍,学习成绩比较差,然后父母花大价钱给他们上各种辅导班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他们不想让花了钱的父母感觉到不开心,还自己在补习途中不认真听讲,于是考试作弊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考试结束后,拿到自己“满意的的试卷”,回到家之后便可以为所欲为了,可以放心的玩耍、打游戏、看电视等等。父母看了之后也会比较满意,而且中国式的父母攀比心理比较严重,都喜欢让同一级的孩子之间相互比较,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回到家之后便会“加量”,报更多的补习班,这样下去,孩子的压力也会变大,他们就只能祈求考试作弊来给他们度过难关。

  当然,学生考试作弊在大学生之中也普遍存在,因为上了大学之后,学习变得非常自动了,没有人去强迫你,所以,不自觉的大学生就只能在考试中大展拳脚了。大学生考试作弊其实很简单,只是不想挂科。因为他们觉得只要大学不挂科,到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大学已然不是曾经的大学,现在的大学更加严苛,所以只想着单单及格是远远不行的,所以还是得好好学习。

  考试出现作弊心理的原因

  明知作弊为校纪所不容,作弊有害无益,却仍然不断有人甘愿去冒这个险。因此,过去一段时间,教育者常把考试作弊作为是一个品质问题,处理也是“从重从快”。

  但这种处罚并没有杜绝或减少作弊现象。事实证明,将考试作弊一概而论为品质问题是不科学的,这其中更多的是个性偏差和心理问题。正确分析作弊行为的心理动因,对于全面认识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这类大学生进行教育都是十分有益的。大学生考试作弊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侥幸心理作祟:侥幸心理是作弊者主要的心理动因之一。所谓侥幸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对做成某件事没有把握时,希望凭借运气来做成功的心态。作弊者也是如此,作弊能逃过监考老师的眼睛吗?他们心中并没有十分肯定的把握,只是觉得有可能逃脱。

  不平衡心理作怪:在大学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认认真真学习,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甚至不及格;而另外一些人,平时不好好学习,却因为作弊有高招而屡屡顺利过关,甚至成绩优良,评优、评奖也有份。这种现象很容易让前者产生不平衡心理:为什么规规矩矩学习,偏偏没好结果,投机取巧者反而春风得意?这使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信条受到冲击。

  纪律观点淡漠:有一种想法在某些大学生中颇有市场,即把所学课程分为重要与不重要的两类,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课,则认认真真学,规规矩矩考;对于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呢,则马马虎虎,能糊就糊,实在不行就作一回弊。许多大学生甚至认为,反正大家都觉得不重要,监考老师也会网开一面,不会不给面子的。还有一些高年级的大学生将此作为所谓经验介绍给新生。

  厌学心理:侥幸心理、不平衡心理、纪律观点淡漠固然是作弊的具体心理原因,但如果往深层次探究,恐怕与厌学心理有关。不想学但又不想失去一纸文凭,所以只好在考试这一关上动歪脑筋。厌学心理的产生,一是因为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和足够的学习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父母而学;二是受脑体倒挂、投机致富的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认为学习再好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太老实太规矩总是要吃亏;第三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作怪,认为有时间学那些不实际的东西,还不如做一些实际的的事情,如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参加各种社团锻炼能力,或打工积累社会经验等。

【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心理缘由】相关文章:

考试作弊的心理09-23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09-20

生活中的心理现象12-10

职场心理疲劳现象探析及心理测试12-20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现象09-25

恋爱“长跑”现象的心理因素探究09-10

学生考试作弊反省检讨书03-22

学生考试作弊认识检讨书03-22

学生考试心理调节方法09-06

学生考试作弊检讨书6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