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自己,富养孩子》

时间:2020-10-28 15:49:50 心理学书籍 我要投稿

《富养自己,富养孩子》

  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在讨论,是富养孩子呢还是穷养呢?下面《富养自己,富养孩子》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富养自己,富养孩子》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跟金钱的关系呢?李雪老师认为,父母在童年时期如何回应孩子的需求,决定了他们一生与金钱的关系。包括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取财富的容易程度,也取决于童年父母满足欲求的痛快程度。富养的孩子更容易获得物质的成功,但又不会执着于物质的成功。他会有品味,有精神追求,去追求丰富的内在世界。这种回应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父母亲未能及时回应襁褓中孩子关于爱与安全感的需求,会让孩子内心对“索取”产生羞耻感。(李雪在讲座中提到的母婴关系处理法则与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理念一致,主张及时、充分满足婴儿的诉求,而不是采用哭声免疫法来抑制孩子的需求。)

  富养一定得有钱吗?在李雪老师的“富养”概念里,并不需要父母多有钱,而是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欲求有及时、诚实、充分而不带条件的回应,肯定孩子的需求。如果受到条件限制暂时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以告诉孩子并不是孩子的欲望有罪,不配得。

  那么问题又来了,父母不控制孩子的欲望,会不会导致孩子爱攀比?

  李雪的答案是,攀比心并不是坏东西。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竞争心。说到竞争,应该没有人觉得它是坏东西了。

  父母需要看到孩子的欲望,不去评判孩子的欲望,并且不附带条件,比如以考试成绩、节日契机、要珍惜等条件。

  关于“要珍惜”这一点我也很有感触,因为我们这代人大多数人都是被父母这样养育起来,“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咋一听,叫孩子珍惜东西怎么就错了。

  李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妈妈给女儿买了两盒蜡笔,一盒便宜一盒贵的,并告诉孩子要珍惜,先用便宜的,最后结果是孩子只是使用便宜的蜡笔。为什么呢?父母无形中将自己的焦虑、负能量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在使用时有了心理负担。

  想起我小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先用旧的,不好的,好的留在最后,而到最后好的物品到通常也未能物尽其用,心中便会产生很多自责与可惜,应该就是中了“要珍惜”的毒。

  李雪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我也很有感触。

  一位妈妈为控制孩子进食巧克力,采取限量供应的办法,但有一天妈妈决定让孩子敞开了吃,原本“抠门”的孩子得到“特赦令”后,开心地要将巧克力与好朋友们分享。

  有时候看似合理的控制和安排,其实锁住了很多。

  小时候家里有人送了一盒“昂贵”的巧克力,至今我都是记得它叫麦粒素。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我没有经过父母同意,把麦粒素搬出来了。结果,客人走了之后被狠狠骂了一顿。

  匮乏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渗透到我的骨髓里。就算我自己自食其力了,也还是会抠抠索索的。

  反之,没有条件、没有焦虑的满足会像大河一样流淌,将丰盛的爱传递给孩子。

  满足孩子时还要注意,一定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父母的需求。这一点也是为人父母很容易走入的误区。比如购买玩具时,我们可能会替孩子选择,选择我们认为更好玩,性价比更高的,事实上孩子需求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的。报考兴趣班也是一个道理,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而不是父母的爱好或是认为有用的'特长。

  相比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有时候更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不舍得满足孩子的欲求。这样的心理并没有错,父母无需自责和内疚。 当父母无法满足时,只需及时、诚实的告知孩子就好,而不是责备孩子的需求多么地不应该。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对欲望、物质的羞耻感,也不会将羞耻感带至成年,影响到他与金钱的关系。因为真相不伤害别人,而恶的评判会。

  满足孩子时不要附带条件

  李雪老师的观点我基本认同,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或是欲望。当遇到不能够满足时,我会明确的告诉他,因为妈妈的经济条件暂时不允许买这样东西,或是家里已经有一件类似的了,通常孩子也不会再闹着要。但也有绷不住的时候。有一次去公园玩,看见别人有泡泡多多也非得要泡泡,我把孩子臭骂了一顿还是给买了。事后总结,这样矛盾的做法实在太愚蠢——孩子既没有感受到爱,也没有感受到快乐(哪怕得到了心爱的泡泡),也没有领悟妈妈想让他明白的“道理”。钱花了,结果却是双输的。

  人生是修行,育儿更是。育儿即是育己。是孩子让我看清身上的缺陷和因由,也从而有机会弥补纠正,做更好的自己。

【《富养自己,富养孩子》】相关文章:

80后富二代张正全养海虾创业的故事09-11

有关富力地产面试经验08-08

养豪猪创业致富06-21

农村养鹅前景08-05

创业就像养孩子一起成长最重要08-05

富力地产春招面试经验06-21

“麻富根学长”的求职故事09-26

创业带富典型事迹材料08-24

创业新手如何实现创富理想07-02

养脾健胃保健方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