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脱离社会心理来谈劳动教育

时间:2020-09-17 13:14:57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不可脱离社会心理来谈劳动教育

  从明天起,在中小学里,可能将重现劳动实践课。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既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工作目标。在宏观目标上,《意见》提出用3到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

不可脱离社会心理来谈劳动教育

  教育部网站的消息,把中小学生不爱劳动这般公共议题,再次置于公众的面前。应该说,它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诚如新闻里该名负责人所说,必须得正视当下部分中小学对劳动教育的“熟视无睹”。在这些学校里,不仅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些学校甚至还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当劳动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所谓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又从何谈起?

  常识而言,我们无法接受一个不会劳动的中小学生,亦无法接受一所没有劳动教育的中小学。以教育部的名义来下发专门意见,力促劳动教育的施行,意见本身既来得恰是时候,其善意更需要被肯定。但教育部的这纸通知,无疑又会招致另一场不认同的讨论。无论如何,劳动教育最终仍需具体学校来兑现。而于当下的语境中,应试教育依旧左右着学校课程的设置。对应试成绩并无直接的贡献,劳动教育到底能否被每所学校去认真执行,在很大程度上,这仍然值得怀疑。

  我们理解此种观点背后的忧心,不过倘若顺此分析下去,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显然又陷入了另一种“不可解决论”,这并非理性的讨论态度。在我们看来,中小学里的劳动教育,之所以步入到不得不专门下文纠偏的境地,一个原因,固然在于应试教育无形中侵占了劳动教育的时间,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于整个社会空间里,并未真正形成对劳动者的尊重氛围,劳动者亦常常难以获得对称的报酬,当劳动不再是件那么光荣的事情,中小学更会失去劳动教育的动力。

  对于此种社会氛围和社会心理,《人民日报》曾经有一个形象的描述:“未富先懒”。其给出的鲜明佐证,则是“二代”的变懒现象。“富二代”不愿创业,花天酒地的新闻屡见报端;“农二代”不会务农,到城里后又挑活,在用工荒情况频频出现时更为挑剔;“拆二代”则仗着家里的房子不思进取。整个社会好像都失去了勤劳的'动力。为何会出现此种变懒的现象?分析认为,最主要是因为,左右一个人上升的因素已经太多,至于劳动本身,对于普通人不再具备激励性。

  教育部的专门意见在下发,这值得击掌。但关于劳动教育,需要以更长的视野来打量。当下而论,要让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继续出台系列的细则,与相应的考核指标,使相关学校不会草率以对,把劳动教育继续形式化;另一方面,在更大层面上,仍然要加快改革,以及顶层设计的完善,用改革给普通人勤奋劳动的动力,用公平分配重塑勤劳的自觉。如此,崇尚劳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劳动教育,也才能成为中小学里自觉的选择。

【不可脱离社会心理来谈劳动教育】相关文章:

来伦敦旅游不可错过的10大景点06-16

触电脱离电源有哪些方法10-27

《自我突破脱离舒适区》励志文章11-03

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谈所以才非谈不可10-13

六种方式帮你脱离抑郁症11-10

最新社会心理问题分析08-19

《社会心理学》简介06-08

常见的儿童社会心理问题07-13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12-19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环境条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