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成功者为何会沦为人生失意者?

时间:2020-09-19 17:42:49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考场成功者为何会沦为人生失意者?

  几年前,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举家欢庆。入学后仅一个月,韬就有尝试自伤行为。入学后四个月,有尝试自杀行为。韬被送进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不得不休学一年。一年后返回学校,他仍有尝试自伤或自杀行为,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学。

考场成功者为何会沦为人生失意者?

  “如果韬是你的儿子,你有什么感想?”在一次家庭教育沙龙中,我问在场的十余位父母。

  痛心、遗憾、困惑……父母们给出各种答案。蹦到我脑子中的一个词是:吊诡。那种感觉就像听到这种事情:你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里,却因为下了一场大雨而丢了性命。太不可思议,太不好接受了吧!

  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不久前,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微课中透露,近年来,北大心理咨询中心每年的咨询量都保持着30%-50%的增长率,很多同学还在等待咨询中,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像韬这样让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都无能为力的个案。他把这样的个案称为“空心病”,类似于“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

  “好孩子”的“空心病”

  “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徐凯文总结出“空心病”的几大表征。

  一、从症状上来讲可能符合抑郁症诊断。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他们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二、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但是当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变得空荡荡的,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三、通常人际关系良好。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常常疲惫不堪。

  四、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很多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但是都没有效果,似乎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原因。

  五、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六、选择比较温和、痛苦比较小的方式来尝试自杀行为。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想要摆脱痛苦,所以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较常用的方式是自缢、服药等。

  七、他们非常缺乏支撑自己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我是谁。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说,他们很难去理解或去找到关于being的答案。早期的症状都和大多数青少年一样,只是有些自我迷茫和自我认同的问题,但是深入下去之后,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空的,是没有灵魂的。

  八、困扰也许早已存在。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九、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研究原生家庭、处理早期创伤就可以解决的。

  “我原来站在一个极其不稳定随时可能会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现在是已经知道了,自己以前的地方是不对的,它就变成了在汪洋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觉到恐惧。”这是一个自杀未遂的北大学生写下的文字,我们由此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在深深的迷茫和困扰。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内心空虚,觉得生活无意义;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有什么真实性、重要性或价值;缺乏真正和深刻的满足感,不能体验别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这些感受,不是这个时代所独有,因此“空心病”也算不上心理障碍的一个新品种。

  早在1967年,萨瓦托·马狄根据这些症状,提出了“存在神经症”的概念。我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界的泰斗许又新教授将这种状况形象地称为“无聊神经症”,并在其经典著作《神经症》里,专门拿出一节来讨论这个问题。当时,他就很有预见性地指出,“这种情况我国目前很少见,但若无有效的社会文化预防措施,将来达到小康以后恐怕会多起来。”

  10年后,许又新教授的“预言”成为现实。物质上越来越满足了,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精神上却“空了”。而集中罹患“空心病”的群体,却是那些考场上的成功者——大学生。但这个问题目前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徐凯文认为,“空心病”的产生,功利性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那种以考试成绩作为一个孩子惟一评价标准的教育体制,传达着这样一种价值观:我只要能够达到好的分数,我就可以放弃一切、抛弃一切、忽视一切、践踏一切。而父母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帮凶,很多家庭把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当作终极目标。

  在这样一种价值观下,我们的孩子们很难健康起来。在他们的人生中,除了一个好的分数和一个好的大学,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想要什么。一旦考上了像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他们之前树立的人生目标都不存在了,没有了能证明他们的存在感与价值感的分数,他们似乎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也许在“空心病”产生的种种因素之中,最核心的是青少年缺少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与回答。相反,他们所呈现的是一种如此吊诡的举动:竭尽全力爬到山顶,发现再无山峰需要征服,就从那里跳了下来。

  如何填充心灵的空洞?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就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过很多探索,与“空心病”最为相关的也许是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12-19岁左右。因此,初中阶段可能是“空心病”的萌芽期,需要父母们特别关注。实际上,对自我同一性的思考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早在幼年时期,儿童就已形成了自我感知。但是,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马西亚作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自我同一性理论模型。他根据艾里克森同一性理论中的两个主要变量——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归纳出四种同一性状态。

  (1)同一性确立:青少年仔细思考以往积累起来的有关自己及社会的各种知识,并经过积极探索,选择了符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并对目标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比如一个女孩,非常喜欢写作,认为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把成为作家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阅读和写作。

  (2)同一性延缓:青少年正经历同一性危机,尚未明确做出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正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比如一个男孩大学毕业时,还没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打算先去打工,同时看看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3)同一性封闭:青少年没有体验过同一性困扰,也没机会进行自我探索,由权威代替其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这是一种盲目认同。比如一个男孩,当医生的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他服从了父亲的意愿,把当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大学选了医学专业。

  (4)同一性扩散:无论是否经历过同一性危机,或是否进行过自我探索,这类青少年并没有对自己未来生活抱有向往或做什么选择,他们不追求自己的价值或目标。

  这四种状态,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我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努力寻找自己的梦想,我为别人的梦想努力,我没梦想也不努力寻找梦想。如果将这四种状态与“空心病”联系起来,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第四种状态即没梦想也不努力寻找梦想的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而第一种状态,我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的孩子最可能对“空心病”免疫,其次是第二种、第三种状态。

  如何让孩子远离“空心病”呢?父母要努力营造第一种状态,即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我。在这种状态中,孩子会自己探寻“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的答案,一旦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就不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迷失自己。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无法改变当前整个教育系统的情况下,徐凯文建议父母们至少可以从保护自己的孩子做起。比如,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不要因孩子成绩不够好就贬低和否定他;接纳孩子的一切,努力帮助他感受真善美等。

  在严峻的中考、高考压力下,也许我们无法扭转季节,但可以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局部春天。

【考场成功者为何会沦为人生失意者?】相关文章:

为何考场成功者会沦为人生失意者10-26

为何会纹眉失败07-19

纹眉为何会失败呢07-20

跳舞后为何会肌肉酸痛?09-30

为何GMAT考试考生要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10-12

为何暖男会变成渣男08-18

可视门铃创业新项目为何会失败11-02

运动会致成功者的广播稿12-17

心理测试:你为何会爱的这么累06-30

《爱为何会伤人》读后感2000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