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心理资讯

时间:2020-09-21 14:45:47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恶搞”心理资讯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恶搞的心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恶搞”的心理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恶搞”毕业照是什么心理?

  烈日炎炎,荷花盛开,又是一年毕业季,各地高中又出现“六月飞书”的场面,大学毕业生更是拍摄各种搞怪照片,跳西湖、裸奔,层出不穷。类似的现象还有“中国式”过马路和“打砸日系车”事件,这些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上的“去个性化”理论来解释。

  “去个性化”指的是,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意识削弱、责任感丧失,进而出现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更有勇气,却容易失去理智。“去个性化”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外在条件:一是身份的隐匿性,即大家混在人群中,谁也不认识谁;二是责任的'模糊性,即法不责众。举个例子,一个人肯定不敢在校园中裸奔,因为身份无处可藏;一群人裸奔,个体的身份被隐藏,即使被抓住,也不是只有自己被惩罚。由于群体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兴奋感,而毕业季的校园环境很嘈杂,大家都很兴奋,情绪更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煽动,这类疯狂而又刺激的情况就很可能发生了。

  因此,当类似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疏散人群,让身份的隐匿性被降低,群体的责任转化为个体承担责任。对个人而言,要时刻保持自我觉察,谨记个人原则。

  当然,我们不能说“去个性化”是不好的东西,它也可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例如,有的孩子性格不但懦弱,而且胆小怕事,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去个性化”就可以发挥出良好的功效。只要坚持利用,就可以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性格。

  【拓展阅读】

  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

  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恶搞的对象常常是明星或社会精英,通过对其形象的颠覆和改写,能让普通人产生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另一方面,恶搞大多在网络上进行,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都是匿名,常会出现“一夜成名”的现象,这种话语权,能帮人实现一种虚幻的满足。

  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林黛玉成了私生女沦落风尘。这是时下网络上大行其道的“恶搞”之风。先是一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影视娱乐素材搞些恶作剧,博人一笑,接着网上又出现“恶搞社区”,一时间网络乱象横生、恶风盛行。

  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恶搞风气愈演愈烈,令很多人忧心忡忡,有人大声疾呼要加以管制,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一度出台有关管理规定,要将“网络视频”纳入监管范畴。但在“草根性”十足的互联网上,其可行性有多大着实令人担忧。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恶搞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和折射。时下社会生活中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工作、生活的变故常常使人们的不确定感增加,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宣泄和释放,于是恶搞应运而生。

  一方面,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恶搞的对象常常是明星或社会精英,通过对其形象的颠覆和改写,能让普通人产生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另一方面,恶搞大多在网络上进行,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都是匿名,常会出现“一夜成名”的现象,这种话语权,能帮人实现一种虚幻的满足。尤其是年轻人,本身有种强烈的叛逆情绪,挟带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网上用讽刺、戏谑、调侃的语言恶搞一些经典著作和影视剧,可以哗众取宠,满足虚荣。对接受者来说,无聊之时,上网看到被恶搞的东西,一笑而过,同时能得到情绪释放和压力缓解。

  职场人恶搞心理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恶搞的根子在人的内心。选择恶搞这个非正常渠道作为宣泄的出口,反映了公众内心普遍存在的空虚、浮躁和非理性。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个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宣泄和娱乐,都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

【“恶搞”心理资讯】相关文章:

关于心理问题的资讯08-23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总结-职场资讯11-02

团队建设恶搞游戏01-01

恶搞包拯小笑话11-15

恶搞生活笑话故事07-15

日常恶搞冷笑话11-20

另类恶搞冷笑话11-12

恶搞幽默笑话集锦10-19

恶搞毕业留言3篇06-30

恶搞同学录留言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