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时间:2020-10-24 13:10:43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养育者需要努力营造出民主型家庭的状态。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1993年,理查德·艾伦·戴维斯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绑架并杀害了一个12岁的男孩而被判刑。他的童年生活很艰辛,由带有暴力和酗酒倾向父亲抚养长大。有时,父亲会在酗酒的幻觉中,带枪出去乱射。受父亲的影响,他在十几岁时就形成了暴力行为模式:给小猫浇上汽油活活地将其烧死;持刀捅死流浪狗等。他常以犯罪为乐:偷盗、抢劫、斗殴……在一次暴力抢劫被捕后,法官问他对所做之事有无愧意,他回答说:“如果有内疚感,我就不会做了。”法官又问:“你就一点也不受良心的谴责吗?”“一点也不!”他回答。

  理查德的行为是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典型表现:易冲动、不负责任、冷漠无情、无愧疚感等。

  格障碍者是“一棵长歪了的树”

  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有一棵松树斜斜地生长着。它的根部扎进一块巨石的一条缝隙中,尽管树干倾斜,树冠却昂然挺立,成为峭壁中惟一的绿色。

  人格障碍者,就是一棵长歪了的树。

  与普通的树相比,这棵歪树貌似正常,一样有树干枝叶,甚至还能开花结果。正如人格障碍者,他们也貌似与常人无异,很多人都拥有一份工作,一个家庭,甚至在某些领域成就卓著。南希·麦克威廉斯曾用更专业的术语评价过“健康”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者,说他们“在自我强度、认同整合、现实检验和客体关系的任一水平都表现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模式。

  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自视甚高,认为应该受到所有人的赞美。他们最常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种防御机制,有些自恋者终生实践着一种人际模式:先将某人理想化,然后在发现其缺点后一棒打死。偏执型人格障碍往往认为世界上充满了阴谋,所有人都不可信,甚至总怀疑有人在陷害他。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尽量避免与人相处,而依赖型人格障碍者则处处依赖他人。

  正像那棵长歪的树已经形成一种扭曲的平衡一样,人格障碍者也实现了自我平衡——他们的行为是自我协调性的,即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经常与餐厅服务员、小区保安、医院护士等起冲突,他们认为这些人粗鲁无礼,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自恋者的世界中,他们希望自己出现哪里,红地毯就铺到哪里,聚光灯就照到哪里。非自恋的人有时会对别人的过度殷勤不自在,对自己偶尔的夸口会感到羞愧,但自恋者却认为理所当然。

  神经症者的自我是不协调的,但与外界是协调的,与此相反,人格障碍者的自我是协调的,与外界是不协调的。在关系中,人格障碍者之所以给别人造成那么大的痛苦和伤害,与这种行为的自我协调性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会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有错的话,那一定是别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知力,善于推脱责任,指责他人。因此,对人格障碍者进行心理治疗或咨询,改变他们看待自身问题的方式,即“将自我协调转变为自我不协调”是重要工作之一。

  天生坏种还是后天习得?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2013年在重庆发生的一件事:11岁的女孩在电梯里虐打一个18个月的男婴,并将其带到自己25楼的家中继续折磨,最后致使男婴从25楼坠落。在整个事件中,女孩表现出的冷静、冷漠、冷酷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网友们称她为“电梯小恶魔”。就像前面提到的理查德一样,这个女孩已经显露出反社会人格的种种特质。但因为她还不到18岁,尚不能说她是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

  人格扭曲的迹象可能显现得更早。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具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早在5岁时就被幼儿园老师发现具有冲动型和反社会人格倾向。一项对6-13岁儿童的研究也发现,有些儿童会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综合征,如冲动、行为问题、社会态度冷漠、爱心缺失等。因此,DSM-5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10项诊断标准中,专门有一项提出:在15岁之前出现品行障碍的迹象(包括在家、学校违反规范或损害他人的权利,例如逃学、打架或偷窃等)。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更像一个连续谱,先是童年期的对立违抗,再是少年期的品行障碍,然后是成年期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并不是所有有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的儿童都能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五、六岁时未表现出任何行为问题的迹象,那么成年后就不太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很多反社会者在如此幼小的年龄就表现得如此邪恶,难到他们是天生坏种?还有人认为,问题行为是后天习得,就像那棵长在悬崖上的树,是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才长成扭曲的形状。

  人格障碍的成因也是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一般会考察那些导致人格障碍的生理和环境因素。兰迪·拉森和戴维·巴斯在其合著的《人格障碍与调适》一书中列举多种研究成果。例如,具有边缘人格障碍的人在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很糟糕,并且他们中许多人在童年期还受过性虐待。有充分证据表明,大多数边缘人格障碍者是在混乱无序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接触了大量的成人暴力行为。遗传因素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中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大多数证据都表明父母的早逝或对孩子的忽略是重要原因。

  但对于分裂型人格障碍,更多的证据指向了遗传因素。许多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表明,分裂型人格障碍在遗传上很类似于精神分裂症。此外,直系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出现分裂型人格障碍特征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像其他正常人格一样,人格障碍也有多种成因”,作者提出,我们很难把生理因素和社会习得因素截然分开,把先天因素和后天教化分离。那种把人格障碍成因归结为单一因素(如基因)的做法过于简单化。显然,生理因素和后天经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说某一人格障碍是单纯由哪一种因素导致的。

  “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之前我们对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所作的区分的假设显然十分幼稚”,南希·麦克威廉斯在《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一个人的早期经历可以改变基因表达,基因可被激活或抑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随个体感知而发生变化,且上述因素都存在交互作用。以反社会人格障碍为例,她认为“反社会人格者的高情感、掠夺性攻击的生物学基础可能并非直接源于遗传,更可能受早年经历和基因表达的交互作用所‘锚定’。”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一个孩子来到人世,他所携带的基因已然确定,作为家庭养育者或社会教育者,所能够做的也许是创造一种“好”的环境,让“坏”的基因无法表达,从而避免一个人成为人格障碍者。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各种人格障碍者典型的童年成长环境,可能我们的努力方向会更加明确。

  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童年经历中,我们会更多的看到被虐待、被忽略、无人看管或父母吸毒、酗酒等。而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可能有着不一样的童年经历,他们更多地被关注甚至溺爱。有理论认为,自恋性附庸可导致自恋的形成,也就是说自恋者童年得到养育者的重视和关注是有条件的,他们只有成为某个特定角色的时候才能受到赞赏,比如学习好、会跳舞等。临床经验表明,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在童年期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曾遭受过严重的创伤,他们大多反复体验过压制和羞辱。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更可能有着严厉的父母,这些父母在儿童早期设定很高的行为准则,并期望他们恪尽职守。研究者也观察到,带有表演型人格特质的女性通常拥有一个既威严可怕又魅力十足的父亲,这样的父亲会让女儿产生既想靠近又想回避的冲突。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不称职的母亲和自恋的父亲是表演型人格的根源。

  在人格障碍者的家庭养育中,有两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情感,另一个是规则。情感剥夺和规则缺失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我以情感和规则作为家庭养育中的两个重要变量,试着归纳出四种家庭养育形态。

  一、专制型:这种类型是低情感高规则,养育者对孩子的要求极其严格,却缺少真挚的情感呵护。

  二、民主型:这种类型是高情感高规则,养育者既给孩子划定明确界限,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三、虐待型:这种类型是低情感低规则,养育者喜怒无常,对孩子严重忽视甚至身体虐待,同时也没有给孩子确立必要的行为规则。

  四、溺爱型:这种类型是高情感低规则,养育者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过度满足,同时百般迁就,导致孩子严重的自我中心,无法无天。

  在这四种类型中,有三种可能是人格障碍的沃土。专制型养育可能是强迫人格的心理来源,虐待型养育可能是反社会型、边缘型、回避型人格的心理来源,而溺爱型,则可能是自恋型人格的心理来源。

  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养育者需要努力营造出第二种状态,也就是民主型家庭。这种类型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呢?可能是科胡特提出的“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或者像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对一个孩子来说,“足够好的养育”或许有一个简化的标准,就是养育者给予孩子的爱和规则,不会过度,也不会缺失。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相关文章:

弘扬孔孟教育思想培养人格健全新人的论文10-30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才10-03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08-11

如何培养孩子财商10-23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思维10-18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性06-30

如何培养孩子的朗诵能力09-30

如何培养孩子的色彩观09-04

如何培养孩子的舞蹈能力?10-04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