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那些事

时间:2023-09-01 16:41:17 丽华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情商的那些事

  在人际交往当中,情商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情商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情商的那些事,欢迎大家分享。

  情商就像中国人做的菜

  情商在科学上有确凿的大规模研究基础吗?

  很抱歉,针对上面这个问题,答案是没有。

  从心理学上看,情商这个概念属于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呢,又是门常识性的学科,经验多,实证少。

  就像德国人做菜,盐0.5g、糖0.8g、料酒半标准茶匙、油温85摄氏度、烹饪时间3分钟……这样一来,做出来的菜味道都是标准统一的。

  中国人呢?盐少许、糖少许、味精少许……啥都少许,全靠厨师手感上的拿捏,每次都各有韵味。

  但是在科学界,向来讲究一个Reliability(可靠性)和Validity(有效性),喜欢德国人那样反复试验后能得出相同结果的理论,不喜欢中国人这样玩经验主义的洒脱。

  正因为关于情商的研究不系统,实验标准又不统一,所以感觉上总不那么正儿八经(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研究员丹尼尔·戈尔曼博士还为此拟文发了通牢骚)。

  换句话说,情商只是类似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类的存在,听上去确有其理,接受起来也很自然,但是单单少了用数据说话的后盾。而数据呢,又偏偏是当今主流科学界最看重的东西。就像你面试不能光说自己有多厉害,得拿出考试成绩单来。

  所以,情商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一直争议不断。

  还不知道情商是什么?莫非想气死老爷子

  情商的概念是从哪儿来的?

  说到概念,必然得先说说历史。情商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199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提出,但当时没火,估计是媒体运营团队不给力。

  五年后,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经过精心包装,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瞬间火爆全球。不管是他书写得好,还是营销策略成功,总之是把情商送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戈尔曼看来,情商包括五个方面:

  了解自我:要春游了好开森嘤嘤嘤~~~如果你能准确察觉自己的情绪,这部分基本就没问题了。

  自我管理:男友作!气得我想打他!不行,要忍住,忍住(锁眉咬嘴状)。这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挂科了,不怕!(和基友相视一笑)从头再来!

  识别他人的情绪:隔壁桌的美女冲我笑了一下,她到底是对我有意思呢,还是对我有意思呢,还是对我有意思呢?

  处理人际关系:我有100种方法让我那16任前男友见面不打起来。

  情商定义看上去简单,不过很多人在理解的过程中还是出了问题。

  祖师爷约翰·梅耶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新闻传播时,总有人把情商和宜人、乐观、沉着、自我激励等等这些品质混为一谈。但情商归情商,品质归品质,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嘛。

  他还和同事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再次强调:一些人格特征,比如渴望成就;一些自我概念,比如自控力;还有一些情绪特征,比如快乐,都是独立的概念,独立的说法,万万不可一锅乱炖,然后捞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情商。

  以上两段,总结起来就是,情商是一种控制情绪的能力,不是情绪本身;就像智商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一样。

  要是再有人混为一谈,梅耶老爷子恐怕胡子都会气歪了。

  情商 vs.智商,哪个更牛?

  上一节里,我们提到了情商之父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本书。

  有没有发现?书名很嘚瑟啊!上来就说:情商重要,智商靠边站着去吧!

  更有趣的是,书里有一章直接起名叫“Smart is Dumb”。意思是说,你要是再觉得变聪明很重要,那你可就蠢了。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社会性,于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戈尔曼的说法就很有吸引力了。

  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人最重要。能和人打好交道,不就一帆风顺了吗?于是,情商就被捧上了天,留下智商在角落里一脸委屈:我招你惹你了啊!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悉尼大学的心理学讲师凯洛琳·麦克凯恩不喜欢先入为主,她喜欢用数据说话。“喏,你看。”她说,“多项研究表明,智商差距能解释25%的工作表现差别。相比起来,情商只能解释稍稍超过3%的工作表现差别。哪怕是那些要求笑脸迎人服务性行业,情商也只能解释7%的工作表现差别。所以啊,情商比智商重要,简直是无稽之谈。”

  不过话说回来,她这么说并不是全盘否认,一棍子把情商打死。情商虽然在工作表现上没有戈尔曼声称的那么神奇,但对我们的生活还是有重要性的,凯洛琳说。

  当然,这也只是她个人的看法。

  所以说到底,情商智商哪个更重要?哎呀,太复杂,还不如谈谈豆腐脑到底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呢……

  你做的那些情商测试都靠谱吗?

  不瞒你说,都不怎么靠谱。

  目前主流的情商模型有两种,能力模型(Ability Model)和特质模型(Trait Model),两者都有各自的测量方法。先来说说能力模型。

  顾名思义,能力模型衡量的是一个人身上具有的和情绪有关的能力,包括情绪察觉力、情绪运用力、情绪理解力、情绪管理力四种。

  能力模型的测量方法很好理解,就是给予场景,让被试者做出选择,并通过社会常规给被试者在上述四种能力上分别打分,最终得出总分。在这一点上,与IQ测试相类似。

  不过这种测量法最大的问题是:在很多社会场景下并没有唯一的正确选项,所以分数本身存在模棱两可的风险(比如帅哥冲你笑,你可以笑回去,也可以装高冷)。

  特质模型和能力模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被试者的自我认知(self-perception)得来的,所以测量方法也是以自测的形式进行。而自测最大的问题,便是失去了科学客观的评判标准(人人都想把自己往好里说对吧)。

  所以综合看来,情商的测量方法都存在不够严丝合缝的问题。情商的概念一直处于争议中,这不失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你的情商真的能提高吗?

  之前说了那么一大堆,这恐怕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情商和智商稍稍比较下。

  智商是什么?是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数学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是被大脑构造和神经学上因素所左右的。所以想在后天提高智商,有难度。

  反观情商,说的是观察、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能够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与人相处培养起来的。比如你有个知书达理的基友,那你可能也会变得知书达理。

  《哈佛商业评论》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专门说这个事情。其中提到:研究表明,情商会随人们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哪怕并没有刻意培养它。所谓去社会里打磨历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高兴了吧。那些随处可见的培养情商的自助书籍真的有它们的效用喔。

  当然了,人各有异。有的人先天情商高,有的人需要后天培养,有的人提高的快,有的人怎么着都提高不了,有的人适合看书自己琢磨,有的人适合去真实情境里体验,有的人……我再说下去,就成废话了。道理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

  职场情商的探讨

  在企业挑选人才的面试当中,智商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测试,而情商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

  情商如何测试?

  记得我入职的时候,经过八轮面试之后,我被通知到一个独立第三方的HR公司里去做一整天的测试。除了考类似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当中的数学、图形、逻辑和分析题目之外,有两个环节记忆犹新:

  一个环节是,在半小时内用英文写五篇生动的故事。这要快速构思、编剧、展开情节并且写出来,要一连写五个故事,而且在半小时内完成,挑战可想而知。

  另一个环节是情境模拟。作为销售总监,我坐在办公室,有一个销售员气急败坏地冲进来。她刚刚休假回来,得知我提拔了一个销售业绩比她差的人做销售经理,非常恼怒,找我论理。我平复了她的情绪,让她相信我做了一个公平而正确的决定。

  回头想来,这两个环节都是在考察我的情商:讲故事,如何真实有力又能引人入胜,这是任何高管都需要修炼的技能。沟通,在企业管理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摩擦。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劝慰和引导员工朝着团队的目标奋进,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情商如何提高?

  情商提高的途径,主要得之于实践的历练。当然,如果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情商的进程可以适当缩短。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以问答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第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自信与自卑和自负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不能过于自卑,因为自卑把自己看得太低,什么事都做不成。同时,一个人也不能过于自傲,自傲把自己看得太高,别人都敬而远之。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自信。也就是说,自己有了一定的主意之后,然后参考他人的意见(因为兼听则明),但一旦确信之后,就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经常活在自信区间里的人,即便偶尔会自卑和自负,这种波动的幅度也很小,因为自我修正和自我回归,会让自己快速回复到既有的轨道上。通过不断和自己比,和自己较劲,让自己尽快地成熟和成长起来,从而在自己眼中活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相比之下,如果过于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就只能沦落为他人眼光的附庸。

  第二个问题: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太过较真,看到生活中处处都是不完美的事物,烦恼便接踵而至;而糊涂的人,因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退一步,海阔天空”,却由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如若想成大器,“难得糊涂”是一味良药,让人学会“跳出此山看此山”。同时,通过强化管理情绪的水平,如果最终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那就进入更高的境界了。所以,我们不妨看开些,大事认真,多数的小事不必锱铢必较,不妨糊涂些。

  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稳当些?以下的“三不原则”,你不妨可以试试看:

  1、开心时不要给承诺(Don’t promise when you’re happy.)

  2、愤怒时不要给答复(Don’t reply when you’ re angry.)

  3、伤心时不要做决定(Don’t decide when you’re sad. )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妙招,就是重大的决定隔夜做出,尤其是面临左右为难的抉择。即便在前一日,你已经深思熟虑,也听取了高人指点,看似万事俱备了,但依然需要放一放,冷一冷。第二天,脑子清醒的时候,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重新审视一遍,答案就跃然纸上了。

  第三个问题:如何应对他人意见与己相左的情形?

  生活中、工作中,无不碰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作为常人的反应,感到不舒服,以牙还牙乃至威胁和动怒,想消灭他人的异己思想,让别人顺从于己。这些,都是情商修炼不够的表现。

  与此对照,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他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从观念上,他以感恩的心态来看待差异并珍视差异,把他人视作自己的镜子,通过比照,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在遇到异己意见之时,他能够沉下心来,仔细聆听,缜密思考,修正自己乃至否定自己,如果对方正确的话。

  他们深知,任性是事业最大的敌人。任性,满足了一时的自尊心,却成为自己成长最大的阻碍。俗话说:“刚者易折,柔则长存”,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应该学会逐步完善自己的个性,管理好自己的情商。让自己经常活在自信区间里,减少自卑和自负这种偏离轨道的行径,同时,通过不断自我修正,更加从容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碰到异己意见时,能够以感恩的心态来看待差异并珍视差异,发现不足,找出差距,修正自己并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痛苦,但非常有必要。

  职场高情商的标准

  第一、热衷变化,拥抱变化。

  因为真正的高情商者不怕变化,他们知道这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具备自我认知。

  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弥补不足。他们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优的工作环境。

  第三、有同情心。

  能联系他人,让别人感受到重要性。

  第四、不是完美主义者。

  他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他们做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向前。

  第五、讲求平衡。

  他们知道保持职业与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在工作之外,他们吃得好,睡的香,有很多业余兴趣。

  第六、充满好奇心。

  他们不喜欢做论断,而是更喜欢探究可能性,喜欢发问,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七、充满感恩心。

  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带给他们让他们知足之物。他们感到幸福,不会被坏情绪影响。

  美国曾做过一项分别针对140以上智商天才,和高情商两类群体的追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天才长大后并没有获得如研究者期望的伟大成就,大多数的天才只是循规蹈矩的活着,在普通的公司上班,在正常的轨道上生活,有的甚至还在杂货店打工,或从事体力劳动。

  而追踪者发现,相比天才而言,那些智商处于中上等,情商却很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比率更大。

  20%智商+80%情商决定你的成功,由此可见,高情商对于人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职场情商故事

  三年前,先生参加校园招聘,有一位应聘者的简历特别出众,非常符合他们公司的招聘需求。

  到了面试那天,几位面试官坐成一排,请他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对方瞟了一眼他们手中的简历说:“我上面不是已经写了吗?你们自己不会看吗?”

  一句话噎得他们愣了好几秒,先生回过神来继续问他:“那你谈谈你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吧!”

  对方很不屑地看了他们一眼说:“规划是你们这些中老年人才喜欢干的事,我们年轻人创意无限,也许某一天突然就跟马云一样了,怎么规划得好?”

  于是,几位面试官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事:把此人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

  提高情商的书籍推荐

  提高情商的书籍1.《可爱的诅咒》

  雅基马森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在他(她)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本书作者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名深受“可爱诅咒”折磨的“圣母”,她曾经在手臂骨折的情况下还坚持为家人开车,甚至一同去划船,直到医生开出诊断证明,打上石膏,她才觉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这件事让她意识到,如果不想办法解除这个“诅咒”,人生终将被摧毁。于是,她联系了一位曾经一起工作十年的心理治疗师,尝试性地迈出了解除“诅咒”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为本书“播种”的第一步)。

  作者从自己的治疗过程中受益良多,同时,也从寻求治疗的咨询者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在这本书里,她将分享“圣母们”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

  提高情商的书籍2.《沟通的艺术》

  罗纳德阿德勒

  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看入人里”聚焦于探讨与自己有关的沟通因素,简要介绍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探讨与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分析语言和非口语的特性,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聚焦于讨论关系动力,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与关系中的亲密和距离,如何增进沟通气氛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

  本书作者投注了多年的专业经验,将本书打造成为有关人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读本。本书兼具深入性、广泛性与完整性,特别针对性别与文化观点进行了贯穿全书的探讨。

  提高情商的书籍3.《别独自用餐》

  基思法拉奇

  《别独自用餐》是法拉奇的第一部作品,多次再版,畅销欧美多个国家。在书中法拉奇用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从给人当球童起就悟出了人际交往和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这让他在寻求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热情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交圈。这让他从一个小镇上默默无闻的孩子,成为人才济济的哈佛商学院一员,又成为全美顶尖的职业经理人,后又创建法拉奇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FerrazziGreenlight)。

  除了才华和天赋,任何成功还源于人们在世界中丰富的情感联系。本书告诉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建立自己的圈子,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本书就许多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一次会议、一次聚餐或一次偶然联系中建立双方关系的方法。

  提高情商的书籍4.《关键对话》

  科里帕特森

  你一定遇到过下列情况:

  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

  和家人谈“开源节流”,他却只当是耳边风。

  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

  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别觉得灰心丧气,因为大部分人都和你一样,在面对难以解决却又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不是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就是以强硬的方式解决,却在对方心里留下不愉快的阴影。

  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关键对话》将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说的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的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情商的那些事】相关文章:

关于负能量的那些事12-01

夫妻那些事经典语录11-04

行业揭密:校园招聘那些事11-18

留学德国最苦恼的那些事03-31

HR不告诉你的那些事04-10

这些人,那些事经典语录11-09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范文05-25

有关于抑郁症的那些事07-31

忘记那些人和事的伤感句子12-28

饶雪漫《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经典语录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