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

时间:2023-05-06 12:31:40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

  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相对的,现实社交就变得渐渐被忽视,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吧!

  几周前,我的Linkedln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说她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雇佣人员,问我是否愿意就此与她会面。我并没有直接认识这个人,但是通过Linkedln网络里的快速搜索显示她才刚到任新岗位几个月,与我有几个共同关系人。虽然这些关系人也没有一个我熟悉的,但我还是跟她安排了几天后见面。

  会面的时候,她问我:“你认识……吗?”我对她说出的那个人名第一反应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们有之间有何共同关系。但随即脑海里有个微弱遥远的声音在黑暗迷雾的转角处提醒了我。这之间的关系就是大约在十年前都曾担任我当时居住的另一个城市的政府志愿者秘书。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啊,确实!

  弱关系的力量

  1973年,Mark S. Granovette发表了一篇后来被高度引用的关于弱人际关系力量的文章。他最先认识到并证明了机会不仅来自与我们交往甚深的朋友,很多时候还来自于我们认识甚浅但与我们有着共同人际关系的人。当Granovette的研究以大量详细的图表展示个体和集体之间各种类型的弱人际关系时,其中的主要观点就是社交关系的起落不仅存在在近距离关系中,在较疏远的关系中同样存在。这存在在主流社交网络出现之前。

  快进到数十年后,《Connected》的合著者Nicholas Christakis,利用新的社会数据展示了两或三个与己无关的关系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情绪和行为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我们却对此毫不知情。Christakis和Fowler还展示了肥胖症就像病毒一样在社交网络传播,快乐和忧伤也都是可以传染的。而这些传播网络都不是直线呈现的,它们非常复杂、美丽并且无处不在。

  当我们大多数人听到“社交网络”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是Facebook和其他一些在线社交网站。但是Granovette的工作显然早于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kerberg,Christakis’s的书也搜集了数十年前的数据。这些社会现象自人类诞生时就存在了,而不是在万维网诞生时才出现的。为什么呢?

  大脑结构关系

  我们的大脑结构有一定历史并根据不同的环境成长,现时我们可以说正处在大脑的版本3。Paul Maclean’s的著作《大脑的三位一体》中假设我们的大脑随着时间进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包含有基底神经节的爬虫类动物的大脑。这一部分的大脑主要任务就是运作“战斗或者逃跑”、繁殖以及其他基本生存所需的本能。第二部分就是古哺乳类动物的大脑。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大脑的“边缘系统”:情感、推理、育儿行为。所以,比方当哺乳类的动物出生时,会发出无助的哭声来让父母找到并哺育它们。当爬虫类动物出生的时候,它们没有无助的哭声,更多的是自给自足。如果它们发出声响,它们的父母极可能会吃了它们。

  第三部分就是高级哺乳动物的大脑,大脑在这一阶段也会被称作人类的大脑(虽然其他个别物种也存在此类潜能),能帮助我们驾驭较为复杂的情况。新(大脑)皮质能让我们思考得更为策略性,能预测我们决定所产生的后果并想象更大的场景。同样地,这能让我们在安排聚餐的时候,在得知mary是素食者,Astrid不喜欢Philip,Amy对果仁过敏这些信息后更好地做出准备。我们在社交情景中做出计划谋略的能力就是来自于这一部分的大脑。

  这种大脑结构适如其分地存在了几千年,或许仍然会保持下去。我们可以说就是面对面实时社会互动的联结者。

  研究告诉我们关于社交网络的什么内容?

  看看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

  Helliwell和Huang在加拿大人的幸福研究课题中表明,加倍的“现实”朋友(相对网友而言)对幸福感的产生有重要作用,能增加50%的幸福感。而你的网络人际关系寡众跟幸福感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羡慕那些在Linkedln上有超过5000个关注者的人,他们并不会因此产生更多的快乐感。

  事实上,那些最近刚成为寡妇或者离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需要现实的人际关系。因为孤独感能真实地损害人的免疫系统。Christakis的研究表明如果虚拟关系要对我们的现实人际具有积极作用,这些关系也必须是“真的或者感觉真实”。

  在使用skype和家庭视频会话的今时今日,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在与他人进行真实的实时面对面交流。但是原来情绪并不是都能通过面部表情展现的,事实上,在紧张的时候,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身体语言会比面部表情更加能展现这种情绪。然而你不能通过电脑屏幕看到这一切。

  此外,研究者Willcox和Stephen发现诸如Facebook这些社交网络,有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度的自负和自我克制而对身体造成真实的损害。

  科技不断进步。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现实的交往来获得幸福感和人际关系。视频会话的确很便利,但公事出行也不会因为几次飞机上的恐怖袭击就停止,以视频会议取而代之,为什么?因为我们仍认识到在同一个现实空间中与他人的交往会更加有意义。哪怕从商业的角度解释,这也是一种投资回报。

  重要结论

  以下两个观点是我从所有这些研究中得出的。

  1. 与现实中的人约会。我过去也是个Facebook控,后来我被某些为了寻求有意义的现实关系而刻意相当一段时间不上Facebook的人启发。当然,社交网络确实方便于与人保持联络。当我十年前搬家的时候,我仍可以通过LinkedIn 和Facebook与我原先的合同契约人保持联系。 毫无疑问,让自己保持在某人的搜索范围内,在他得知有合适的职位在招聘时就可以让我与雇佣方取得联系。我许多的职业机会就是通过这些最初在现实中认识后来在社交网络中来往的弱人际关系中取得的。

  2. 用更多的友善对待每个你认识的人。这句众所周知的话经常出现在Pinterest和 Facebook这些社交网站。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些弱关系会在某些年后突然起作用。这个世界虽然有70亿人,但事实上比你想象中的要小。你的人际关系比你意识到的更加紧凑和具有更高影响力。用积极和友善为你的人际关系播种,当这些散播开去后,收益总有一天会因果循环,回到自己身上。

  社交网络带来的4种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必然产物,正所谓“无社交不互联”,器物永远只是过渡,而人与人的连接才是一切为之努力的终点。我们创造完了工具后,工具也在反过来塑造我们。而这种塑造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美好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更深远的破坏。

  那么正是在当前这种充满噪音的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努力的觉察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各种不自知,才能更清楚的发现现实与虚拟,自身与外界的那条已经不再泾渭分明的界线。

  一、 嫉妒

  先说一则研究《社交网站引发嫉妒心理让人痛苦? 》,该研究指出三分之一的人们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人与人之间的嫉妒一直都存在,但是不会像当今世界这样更空前地易被勾引。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他们所能够嫉妒的范围永远只是在周围的一个小圈子,但是在社交网络时代则完全变天了。像以前初中高中大学同学毕业了,很多人都是会交换同学录的,因为大家知道未来可能会各奔天涯,联系的就很少了。但是现在交换同学录这种“古老”的行为已经消失了很多,因为我们全都被绑在了社交网络上了,我们在微博上,人人上,朋友圈里,QQ空间里,QQ圈子里,群消息里面随时能知道对方过的怎么样,想逃都没办法!

  过了几年,十年,二十年后,当我们看到曾经跟我们混的差不多,或者比我们还差的老同学居然飞黄腾达,今天在夏威夷,明天在里约热内卢,后天去迪拜,而自己还在为小孩的学区房东奔西跑,心中的落差自然挡都挡不住。

  社交网络让我们可以嫉妒的人的范围被严重扩大了!也让可以被勾引起嫉妒的点严重扩大了!

  不仅是以前的同学,只要你接触任何一个同事,朋友,你都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他的轨迹,每当多出现一个与你建立强关系的人,你就会多一份嫉妒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物质上远远超越以前的任何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容易引起人嫉妒,更容易让人失去幸福感的时代。

  二、伪装

  因为嫉妒,所以要攀比,所以有了伪装。人既然是社会性动物,那么面具化生存是一种必然,而社交网络则将这一面具无限放大。每个人在微博,QQ空间,朋友圈、人人网上都是一名演员,尽可能的展示自己,尽可能的想要获得关注。

  引用《身份的焦虑》中的观点,无论男女对于被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基于社会压力下男人想要更多的成就,而女人想要更美。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伪装,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我们更加无所不用其极。

  女人用软件把自己P的朋友都不认识,男人会虚夸自己的成就。很明显,我们深陷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自拔,我们都希望别人来看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地很好,自己很漂亮,很有成就。但有时真实的现实却是比自己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要低出很多。我们享受着社交网络上的伪装,我们害怕现实,因为见光就死。

  人有所伪装是正常的,对自己不满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对于成就的小小的伪装与夸大更能敦促一个人进步。但是如果这种不满并未让一个人前进,而是让一个人去用社交网络上的伪装来填补,去过分地夸大自己的成就与美丽,则是非常危险的,而这也是诸多心理问题的来源。因为当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塑造一个高端的美化后的自己,而把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时,就像鸭子划水,水面上高贵优雅,但是水面下却时时隐藏着躁动不安。

  另外回到第一个主题“嫉妒”来说,你现在必须明白:其实你所看到的你所嫉妒的,也许不一定是真的,而是他人伪装后的产物。

  三、 恶毒

  在现实中,基于社会伦理,基于他人的双眼,我们都会进行形象管理,绝大多数时候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本我。而互联网的匿名就像是给了本我的一个天然屏障,让恶毒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释放出口。

  脏话,骂战:很明显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还是没有让人更加担起责任,各种攻击,脏话,不分是非的站队都在网络上呈现。在政治性的跟帖里面站队最严重,你跟帖完后,好像永远只有两个身份除了5毛就是美狗。平时现实中大家不会说的各种不堪入目的脏话,却在互联网上肆意出现。

  并且可怕的是这种恶毒还会传染,本来一个个从不骂人的人,也会被这种恶言恶语所伤害进而激怒,也加入到了这场漩涡当中。

  民族主义: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民族主义举着“是中国人就转”这样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中,其实带有一种可悲的荒谬逻辑,一种非黑即白的身份认同。这样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依然日复一日的裹挟着互联网。

  无解毒剂:互联网本身呈现的就是非理性思维,所有的憎恶在互联网上更无法用理性去化解。这种恶毒只能随着时间消散,如同战争一样,战争双方要的不是和解而是置对手于死地的恶意,自损一万也要杀敌一千。

  互联网不仅是将人连接起来,同样是我们各种人性的放大器,而恶毒也从来不会缺席。当恶毒与恶毒连接,只会释放更大的恶毒。

  四、 孤独

  随着我们在社交网络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同学朋友间会出现以下现象:大家喜欢在朋友圈,微博,QQ空间、上热闹地点赞评论,但是在现实中的聚会就冷冷清清,没有话说,甚至很多人还会拿着手机刷来刷去,仿佛周围人不存在一样,他们其实是在跟手机聚会。

  在《冬吴相对论》里面,梁冬曾说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一个饭局在形式上的解散,就是第一个人掏出了手机开始的"。我想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受到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我们是不是连面对面的说话都要依赖社交网络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似乎非常亲密无间,但到了现实中就好像陌生人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去评论对方的目的只是想让对方也来评论关注你了呢?

  果壳上有篇文章《社交网络让我们更孤独?》,谈论了社交网络上的孤独,社交网络上别人的生活看起来总是很精彩,而自己则是一个“卢瑟”。总是试图想更高人一等的人更容易受伤。

  也就是说,你看到了太多太多他人的精彩,并且你还放大了他们的精彩。你没有仔细去辨别这些精彩是否经过了别人的加工,你只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如意,通过与别人生活的对比,你感到了自己的失败。

  对于拥有智慧的哲学家来说,孤独让他们锋芒毕露,他们不需要太多人际关系,孤独是他们享受的盛宴,他们从来都是思想上的王者。但对于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的我们这群凡夫俗子来说,孤独则是一把利剑,直刺心脏。哲学家已经看穿一切,不会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影响到自己。是啊,因为别人的生活而让自己不幸福,仔细想想,是多么缺乏理性。我们自以为自己是理性的,而实际上又被社交网络搞得很愚蠢。

  觉得自己很“卢瑟”很正常,这能让你清楚自己的位置,让你更加奋斗,但物极必反,如果自我效能感彻底被社交网络所裹挟,那也是很危险的, 你会很容易就成为你对自己的预言“一个卢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容易被裹挟的时代。我们处于福柯“全景监狱”的升级版,在这个升级版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不仅都成为了监视者,而且都成为了被更加严厉监控的囚犯。

  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时代,我们带着祖先的原始基因,还没有完全适应好环境,指数级的科技爆发就让一切面目全非了。或许我们真正完全适应社交网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吧。也许未来的人会适应,但可惜的是我们这代人正好处于社交网络的开端,我们注定要承受社交网络带来的所有阵痛。

  七个可能毁掉你职场的网络社交习惯

  1、搞小团体

  一个十来个人的团队,忽然几个人哈哈大笑,而其他的人莫明其妙。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开了一个新群。在他们开这个群的时候,就表明了,我们是一拨,你们和我们不是一类人。这是团队的大忌讳!

  2、发牢骚

  人在职场,不发牢骚的是神仙,但群里和微博里绝对不是发牢骚的地方,因为那是公开发表意见的地方,同事都在看,请问,你说给谁听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

  3、批评下属

  鼓励永远比批评奏效,而且在社交网络上批评就更是大忌讳,让对方下不来台。这样往往起到的更多的是打击的负面作用。

  4、交代工作

  别以为在群里吼一嗓子,微博上私信一下就算交代工作了,社交网络上交代不明白工作。布置工作还得要面谈,用Word,用E-mail.

  5、谈论客户或批评消费者

  当面不敢说的,跑到网上说。别以为别人看不见,别以为别人是傻瓜。这个时代没有秘密。

  6、志愿为公司做危机公关

  公司出了危机,官方还没说话,您就先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不管是替哪边说话,不管实话实说还是自我保护,都是帮倒忙。

  7、离职后大爆料

  看见过几个案例,离职后到社交网络上泄私愤,求转发,效果还都不错,但请问,谁还敢雇你?一时痛快毁了自己一辈子。

【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相关文章:

社交与口才技巧03-06

社交与职场礼仪论文10-22

现代社交礼仪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03-30

沉迷网络或引发社交恐惧症08-02

别让网络社交毁掉你的职场生涯03-13

社交网络下的市场营销分析03-10

谈社交礼仪对现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04-12

网络社交必备英语词汇大全04-12

网络求职成热点 社交招聘更可靠04-04

社交网络下的市场营销创新思考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