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问题解析

时间:2020-08-21 13:45:33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关于孩子心理问题解析

  篇一:心理健康对学生有何作用

关于孩子心理问题解析

  目前健康的内涵拓展到关注个体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三方面:变化、贫困和老化。今天,三分之二的疾病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一般在综合医院中,三分之二的疾病发生也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因此,健康的心理对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增进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应该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只有当这三个层面同时处于完好状态时,才可以说是健康的。相反,疾病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或社会功能方面出现的各种障碍或异常。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病人时,不仅要考虑病人的身体是否有病,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及其社会功能是否也同时受到了损害。例如脑卒中后,病人在身体上出现了偏瘫,同时在心理上还可能同时存在记忆力下降、情感脆弱、焦虑、抑郁、易激惹、人格改变等,这些又会导致病人生活、工作能力的下降,使之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无法承担照顾家人的义务,病人可能因此认为自己成了“废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这就要求医生一方面要积极治疗病人的躯体疾病,同时也注意帮助病人恢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而且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躯体疾病的康复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如果个体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这只能说他具备了身体健康;如果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状态,则可称为心理健康。实际上,在疾病过程中,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受到损害的程度经常是不均等的,而且是以某个层面的损害为主,或者某个层面的损害是原发性的,进而影响了其它层面,使其它层面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异常。如果疾病以身体损害为主,则一般称之为躯体疾病;如果疾病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理或社会功能的方面,导致个体出现心理和社会功能出现异常,则称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的报告,在综合医院门诊各专科未确诊的病人中有20-30%合并有精神科问题;已在各科确诊的病人中有15-20%合并有精神科问题;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处,40-60%的病人需进行精神科处理。其它一些研究显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慢性躯体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5%,而在无慢性疾病者中为17.5%;慢性躯体疾病病人中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42%(最常见的是物质依赖、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而在无长期躯体残疾的人群中为33%;在进行短期内科或外科治疗的住院病人中,与躯体疾病共患的精神障碍发生率更高,30-60%有明显的心理-社会问题或异常。再具体一点讲,住院躯体疾病病人合并某种特殊的精神障碍的机会大大高于普通人群:谵妄高出15-30%;抑郁高出2-3倍;惊恐发作高出10-20倍;物质依赖高出3-5倍。所以,非精神科的临床领域实际上是一个筛查、处理精神科问题,缓解病人心理痛苦的重要场所。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9-11%可被诊断为精神科问题;到了90年代,发现15%门诊病人有精神科问题。此类调查关注的精神科问题范围较窄,所以,并不能说明我国的躯体疾病病人精神障碍共患率比国外低。

  附:十种健康的放松方式

  1、打盹:学会在一切场合,如办公室、走廊、汽车里、打盹10分钟,这会令你精神振奋。

  2、想象:通过想象一个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你的思绪集中在所想象东西的“看、闻、听”上,并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

  3、按摩:紧闭双目,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旋转,不要漫无目地的揉搓。

  4、呼吸:快速进行浅呼吸。为更好放松,慢慢吸气、屏气,然后呼气,每一阶段持续8拍。

  5、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体自然放松,紧闭双目,呼气,把肺部的气体全部呼出,腹部鼓起,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这一过程。

  6、摆脱常规:尝试用一些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你不常做的事,如双脚蹦着下楼梯等。

  7、放松反应:舒适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紧闭双目,放松肌 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呼吸为主。

  8、发展兴趣:培养你对各种有益活动的兴趣,并尽情地去享受。

  9、伸展运动:伸展对消除紧张十分有益,它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

  10、沐浴时唱歌:每次洗澡时放开你的歌喉,尽量拉长声调。因为大声唱歌需要不停地深呼吸,这样可以得到很好的,使得心情愉快。

  篇二:懂事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快乐的孩子

  “懂事”是个中国式词汇。大人夸谁家孩子,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这孩子真懂事!

  这个“懂事”的含义大致如下:孩子对父母体贴,守规矩,主动为家庭承担部分责任,父母甚至还未明确表达出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孩子可能已经用行动去代为表达,十分的让父母开心、放心。

  果真可以就此放心了吗?未必。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如果一个本该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地疯玩的小孩,他过多表现出了上述“懂事”行为,那孩子的“懂事”,不过是“压抑自己,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迎合父母和别人。”从这个角度说,这不是懂事,是害怕。怕什么?怕不讨好父母的话就不被爱,怕自己做错了说错了什么就被抛弃,怕自己稍微一点儿任性行为就会破坏残存的安全感。

  换句残酷的话说,选择“懂事”,是孩子的生物本能。当“做自己”的后果很危险的时候,他必须要选择压抑自己的方式求生存。

  所以,我宁愿要一个爱发脾气、喜欢疯玩儿、适当的自我中心、敢于说不……的熊孩子,而不愿意养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我对孩子仅有的期待就是,让他安心做个孩子,也安心做自己。

  我相信,每一个真心爱孩子的父母,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既然如此,那么下面这些容易养出过于“懂事”的孩子情形,父母们还需慎重处理。

  切忌:父母过于强势,心中有一个“理想小孩”

  孩子爱玩是天性。但是有一些孩子却早早地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别人玩的时候他选择乖乖呆在家里,衣服永远保持整洁,这样的孩子往往父母很强势。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很高。心理早早地就有了一个“理想小孩”的模样。

  很多懂事的乖孩子,就是这样长大的。他们唯有满足父母的要求,成长为父母期待的样子,才能获得更多父母的关注和关爱,换来更多的称赞和夸奖。现在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一味只知道学习的懂事的孩子,并非出于对学习的兴趣,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一旦他们进入大学,失去了来自“父母”的推动,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

  这一点,也许恰是很多高考优秀的学生,为何后劲不足的原因。

  所以,做父母的,请随时留意,你的孩子是否在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为此不惜改变自己的意愿、收敛自己的天性?如果孩子在这样讨好你,那么他正在丧失自我,包括真正的自我力量,包括自信和自尊。

  切忌: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

  我曾经有一个打小就非常“懂事”的朋友。她最大的困扰是,无法对别人说不,总会下意识地讨好他人,害怕自己不能让别人满意。别人的任何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到她,就像一只惊弓之鸟。

  她有过怎样的一个童年呢?父母经常吵架,而她是家中的老大。为了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高兴起来,她从不会哭闹,主动照顾妹妹,有玩具自己想要也会忍着。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她生怕自己哪里不够好,再给这个家添乱。

  由此看来,父母的“不懂事”养出来的“懂事”孩子,太让人心疼!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非常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很难自在地与自己、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乃至亲密关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孩子,请做好自我成长,不要把孩子牵扯到父母的婚姻关系当中。即使偶尔吵架,也需要当孩子面和好,并且明确告知:这是父母之间观点不和引起的,跟孩子没关系,不影响爸爸妈妈都很爱孩子。

  切忌:单亲家庭中,向孩子哭诉自己的遭遇,或者始终对另一半有怨恨

  一位妈妈,离异,有一个8岁的女儿,女儿很懂事。在妈妈情绪低落时,女儿总是百般安慰,不仅学习上不用妈妈操心,连做饭、洗衣等简单的家务事都努力去做……女儿成为孙女士离婚后最大的精神安慰。

  虽然女孩儿人前人后受尽表扬与怜爱,但她真的快乐吗?

  这个8岁的女孩儿不仅要承受家务及学习方面的压力,还必须在情绪上照顾、安抚妈妈。而她自己却把所有的害怕和心理需求深藏内心,竭力在外表上装得很“懂事”、“坚强”。像这样心理过早“成熟”的孩子,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成人化的孩子”。“成人化的孩子”现象是指基于某些特殊原因(生病、酗酒,父母冲突等),致使父母一方或双方“形同虚设”,其子女被迫去扮演原本父母应当扮演的角色,产生明显的“角色错位”现象。

  有研究报告显示,过早成人化的孩子在成年后有较多的酒精和药物滥用现象,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高。孩子无论如何都只是孩子,切莫让孩子承受父母的情绪困扰和精神压力。他们也不喜欢和谈论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表现,会让旁人误以为他们的状态还好,本想给的过多关怀,因自认为没必要而取消。这些孩子对于人生的态度多是消极的,身心长处于戒备状态,不会轻易信任他人。

  当然,并非所有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都如此。关键是父母自己要成长,要有担当。一个家庭,总要有人去担当的。如果父母总是处于退行的状态,像个孩子,难道真的要孩子去承担不属于他的责任,扮演一个“大人”吗?

  切忌:过早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

  有的父母对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很满意,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孩子很乖巧,学会了自立,平时上床睡觉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还到处夸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杯水,很懂事。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或者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学龄前的孩子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不需要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从不撒娇、任性,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很残忍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在寄宿学校中,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无人能够替代完成的。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很多父母并没有看到“寄宿”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还自认为“寄宿”对孩子有利,甚至是最好的方式。

  我曾经多次说过,6岁前是孩子安全感发展的黄金期,只有安全感建立的扎实、稳固,其他诸如目标感、意志力等好的品质才会逐渐发展起来。而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来源于家庭,如果过早地把孩子抛向社会,对于孩子来说,不亚于末日降临。因此,我极为不主张学龄前孩子上寄宿学校,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寄宿,请放在高中或以后的阶段再考虑。

  篇三:内向的宝宝没出息?

  性格内向的宝宝,比较蔫,有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不会轻易说出来。内向宝宝朋友比较少,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如果有陌生的小朋友加入进来,他们会显得拘谨。很多妈妈觉得性格内向的宝宝不会有出息,是这样的吗?

  家庭心理医生指出,人的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两种性格虽然各有优劣,但并没有好坏之分。所以,妈妈觉得性格内向的宝宝没有出息,这样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性格内向只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不是那么积极主动、轻松自如,与害羞或孤僻的人格特征不同,与疾病、善恶无关,更不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

  较之性格外向的宝宝,内向宝宝具有很多成功者必备的特质。比如,沉稳踏实、喜欢思考、善于钻研、耐心谨慎、自制力强等,这些鲜明的内向性格特征在宝宝小的时候也许不明显,或者只表现于沉默、好钻研等不明显的特征,但是等到宝宝长大后就会逐渐明显起来。

  美国的一项专业调查显示,虽然内向者仅占总人口的30%,但内向者在政府、学界、军界以及商界高层中占的比重却要稍高于外向者。

  所以,妈妈不要因为宝宝不愿意跟人说话、不善于在人前表演就觉得性格内向的宝宝将来不可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要知道,妈妈对宝宝不信任、不支持、不看好的心理,会传递给宝宝,影响宝宝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导致宝宝自卑。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从小性格内向,一个罗盘可以玩半天,幼年时,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但是,成年后却成了震惊世界的科学家。

  篇四:原生家庭和小家庭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出生的那个家,那里有你的爸爸妈妈,假如不是独生子女,那就还有兄弟姐妹,甚至大家庭住在一起的还有爷爷奶奶。

  在原生家庭里,你被塑造成了现在的模样,当然这里面既有遗传的影响也有环境的影响,另外,你会学到和人打交道,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

  有的孩子成年后和父母的关系既亲密又独立;有的太过亲密,让人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时而太亲密,时而太紧张;有的孩子和父母关系冷淡,几个月不打电话都不会想念……而这些亲密关系的模式,也会影响到交朋友、维持朋友、求爱、维持伴侣关系,甚至找工作、以及与工作的关系。

  而假如孩子没能做到在父母身边独立出来,或者是父母特别舍不得孩子,那么父母就会依旧操心孩子的各种事,参与到孩子交朋友、找工作、嫁娶之事上来,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干涉了,但有时孩子自己愿意,外人也就不多嘴了,但是,这却可能是有问题的。

  长大后,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感觉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另一方面,又觉得对原生家庭有未尽的义务和必须维系的亲情。

  小家庭

  小家庭就是你因为婚姻情感而成立的那个家,在这个新家里,你要和一个生长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尽可能地磨合出一个舒适的家,然后你可能还要和这个育儿观念未必相同的人一起生个孩子,然后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他成人,也还要花很多的精力让你和孩子的从小到大的亲子关系、升级为父母之后的夫妻关系尽量融洽,至少不出大问题让你烦心。

  对于这个新的小家庭,我们真正地希望融入它,并属于它,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即使不能做到“幸福”二字,最低要求也是能够相安无事地把日子过下去,能够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为什么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这两个家,难道不是一个家么?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呢?这么想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已经习惯过大家庭生活,认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是尽孝的体现,更何况,还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里,要澄清一下,把小家庭同原生家庭分开,不是断绝亲情,而是保持亲密,但彼此独立。

  独立的定义,在百度百科中是“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用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不依赖原生家庭的力量而生存,并且不再听命于原生家庭,宣誓自己的主权。

  不过,“不再听命”,与其说是“独立”,倒不如说,更好的是“平等”。每一个原生家庭,都是由昨日的新小家庭变成的。当原生家庭影响了你的人生,你也该意识到,你的新小家庭也将影响孩子的人生。因此,你没有理由亏待属于孩子的原生家庭。

  而想要建造一个不亏待孩子的原生家庭,首先是要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而良好的夫妻关系,则是良好的家庭氛围的根基。

  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平等,而是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中国的婆媳文化中,很多情况下,妻子往往是弱势的一方,毕竟,妻子的到来,打破了原生家庭内的情感平衡,让习惯了在情感上依赖儿子的家人感到被忽视,产生了情感剥夺;可另一面,妻子却觉得自己与丈夫亲密,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整个原生家庭为了让自己回到最初的平衡而排斥新成员,新成员也不肯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让自己被边缘化的话,那么新成员就会一直无法被大家庭接纳,也会产生失落感。说白了,儿子或丈夫是同一个人且只有一个人,情感无论怎么分配,两边都很难饱足,因此只有舍弃原生家庭的平衡,做出取舍。

  为了下一代考虑,让爸爸妈妈最好减少对儿子的依赖,让儿子有办法腾出心情,来和妻子培养感情,这样的话,即使夫妻二人身处大家庭,也不会埋没了小家庭的存在感和自尊。只有当小家庭有了自尊,不会为了争夺爱而焦头烂额,妈妈才会特别淡定,把安全感传递给下一代,这有利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

  当然,说小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也不光是为了下一代。甚至也不是为了有一个人能陪自己白头偕老,陪自己看病,喂自己吃药。说小家庭更重要,最大的理由在于它会让人得到真正的成长。

  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习惯的环境,你真正独立地去面对一个和你不一样的人。就算是再糟糕伴侣关系,也是一面自我的镜子。也许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假如你还能做得更好,在关系中时时反思自己“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自己的心情时什么”,也许你会避免再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在新家庭里和伴侣的关系,常常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像,有了孩子之后,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又常常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哪里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你会活得更明白,也更可能去做一些改变,让原生家庭的痼疾在你这一代痊愈。

  好比上一代许多中国家庭中,爸爸总是缺席,而妈妈为了不寂寞,就抓着儿子当情感的救命稻草,于是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等孩子结婚了之后,觉得自己被冷落,又开始跟媳妇争抢儿子的感情,儿子总是帮着妈妈,于是媳妇得不到新家的承认,转而又去依赖自己的儿子,如此循环下去;假如孩子是女儿,妈妈则会千方百计地挑剔女儿的交往对象,看似希望女儿嫁个好人家,其实潜意识中根本不希望女儿嫁出去,女儿也舍不得妈妈,觉得结婚后一定不能冷落妈妈,于是女儿就这样成了剩女。

  冤冤相报何时了,孩子总是受害者。换言之,当初受害的那个孩子或许正是你自己。像这样的痼疾,以及其他的一些痼疾,只要你意识到了,那就有可能改变它。比如作为丈夫,主动地修复和妻子的关系,做妻子的,不要逃避夫妻关系的问题,拉孩子下水,而是主动和丈夫修复关系。

  当你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就是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所以,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变成新的人。

  假如你把即将拥有的那个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那么,你将收获的不只是独立后的自由,还有更美好的人生。

【关于孩子心理问题解析】相关文章:

关于孩子小心打出心理问题01-14

关于孩子心理营养的问题12-25

关于暑期孩子心理问题增多问题12-27

孩子的心理问题01-04

重视孩子心理问题11-15

关于单亲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01-18

关于预防孩子心理问题的建议12-22

盘点孩子的心理问题12-23

分析孩子心理问题原因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