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调整考试心理小方法

时间:2020-09-12 20:32:07 考试心理 我要投稿

考前调整考试心理小方法

  一、 考生考前心理状态分析

考前调整考试心理小方法

  考生在考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出现:

  1、 过分激动状态

  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大脑出现空白、情绪状态不稳定,考生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注意力失调、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的现象。

  这是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一直过程减弱,兴奋过程过度升高,是大脑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与考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平直有关。

  2、 情绪低落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其表现就是情绪低落,所有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得非常缓慢,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甚至不想参加考试。这种状态同考生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下降,抑制过程的加强有关,其产生的原因是考生高度的紧张或考前复习过度引起的。从心理上的原因来看,往往与考生对考生产生的压力过大、对万一考不好想得太多,可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顽强的意志有关。

  3、 最佳答题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考生对面临的考试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他的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上,思路范围增大,直觉的敏锐性大大得到了提高,精力充沛,具有稳定、饱满的情绪。这种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与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这种神经过程又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并以相应的抑制过程来加以平衡,从而表现出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对考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 平时心理调

  纵观三种常见的考前心理状态,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希望能在考试前将考试状态调整到最佳答题状态,那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答题状态,平时应当怎样调整自己的考试心理呢?

  1、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准确地了解自己,建立符合实际的合理奋斗目标。在高考中,大部分人都定了自己的高考目标,但,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地就产生了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出现,保佑侥幸心理。在平时,考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应对自己的平时成绩、在班级名次、各科的成绩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来应试,心态就会好很多。

  2、 以积极的心态应考

  乐观向上、信心十足、不怕失败,建立不服输的心态。把硬汉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激励者。学习他们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所需要的精神。

  3、 克制不良的心理活动

  有些考生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考生的心理的不稳定会加速思想转变,要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出现,就要当心冒出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要通过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情绪,使良好的心理活动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做刚开始带有强制性,困难较大,可是,以后就会逐渐适应。

  4、 增加愉快考试的情绪

  要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次数多未必是坏事。高考复习,虽然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太看重分数,不以成败论英雄,应当爱好广泛,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枯燥”的复习也就会有许多乐趣的体会。要放松紧绷的神经,这样,参加高考考试就会得心应手。

  5、 以平常心应对考试

  考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多半是由于平时的付出没有好的结果,而陷入激动状态,长时间心里不能平静形成的。到高考复习时,不合意的事情一个接一个,逐渐导致高考时的神经衰弱。因此,考生面对平时的失望的考试结果时,一方面要能客观分析面前的事实,同时又不让自己产生激动的情绪,以此使本来就紧张的情绪变得轻松,笑对困难,易成大事。

  6、 学会总结教训

  总结教训重要方法就是纠其失败的原因。首先考虑它是怎样引起的?基础不牢、反应迟钝、急躁心理、身体不适、外界干扰、信息不足……考生对过去失败要做正确的总结,要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去掉不必要的担忧、摆脱失败干扰,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实际并列起来,总结经验教训,势必走上成功之路。

  7、 多参加课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长跑、打羽毛球、篮球、游泳等,都通过运动释放出一身透汗,从而会精神倍增,它可以使人增强信心,使之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机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就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 考前心理调适

  1、 充分了解自己,充分认识考试的重要性

  明确考试的具体要求,正确估计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透彻分析自己考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自己所选择的奋斗目标。

  2、 蓄成饱满的考试情绪,振奋考试的斗志

  考场的气氛,试题的难易程度,考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都会使其情绪发生激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考生有积极或消极影响,这些情绪的体验直接影响到考生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考试中的心绪不安,会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生要力求形成自己的考前所特有的情绪振奋感。

  3、 树立必胜的信心,是发挥考生应试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没有信心会导致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心理的混乱,影响了自己实力的发挥,导致考试的失败。首先,就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其次要强化考前的复习准备,再者,可通过一些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考试的环境,以此打消考生考试信心不足所造成考试焦虑的心理现象。

  4、 自我心理的调整

  考前考生要做到心态平和,学会自我放松。如在考前进行自我放松练习:一、想象自己就是老师,是在给自己的学生考试,而不是考自己。这样就减轻了考试的紧张情境。想平时与同学在探讨某一道习题,这样反复进行,慢慢地便会缓解紧张情境,使整个考试过程都不再体会到紧张焦虑;二、学会积极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正向的提醒和指令,会引导人潜在的积极动机,产生积极的行为。通过积极暗示,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情绪、意志及能力,考生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环境,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告诉自己“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行,一定能够沉着应对”,在这种自我调整的作用下,会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消除焦虑,使之心态平和。

  5、 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向所确立的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是一个人,在经过充分激励的过程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所以,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6、 我最强,胜利是属于我的

  心理学家证明:让一个人每天进行想象的步枪对靶子射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射击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很多成功者都运用过此法来锤炼自己,从而获得成功。因此,要想取得考试的成功,就必须在内心确立成功的自信。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爱默生认为:“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考试前,尽量放松神经,在心理想着你必胜的目标,然后让你的创造性和自己有意识的努力、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打消对自己的怀疑。

  7、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在日常的高考复习中一定要主意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高考规避的9种心态

  一、考前心态

  1、自卑心态: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心存畏惧。——

  ★正确的做法:相信自己,因为你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你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知识和解题方法,有信心考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

  2、放松心态:自以为是,过度放松,什么都不看,导致手生。

  ★正确的做法:保持适度的紧张,按考试时间安排相应的学科进行复习,注意保持温度。

  3、焦虑心态:盼望考试快点到来,又惧怕真的到来,整天忧心忡忡。

  ★正确的做法: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深呼吸;做一些基础性题目,总结一下答题规律;多想一些自己成功的经历,对自己一些积极地暗示。

  二、应试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

  ★正确的做法: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

  ★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

  ★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

  ★正确的做法: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5、懊丧心态: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

  ★正确做法:来点“阿Q精神”,可以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更难”、 “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6、冲动心态: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

  ★正确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高考心理:考前一天唱唱歌

  “在考前,有部分考生对高考中能否正常发挥十分担忧,出现了焦虑情绪。”从事心理辅导的张老师向记者介绍,部分学生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目标也明确,但是在考前却一直担心不能正常发挥,无法考上理想的学府,“有些考生想得比较远——如果考不上中大、华工,以后就业会不会很困难,生活会不会很糟糕;有些考生会因为紧张而失眠。”张老师告诉记者,“高考考生正处于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偶尔睡不好并不会影响精力,睡不着在床上静卧也是一种休息,考生不必着急,不可一心想着入睡,可聆听一些放松的音乐。”

  针对过度焦虑的情况,张老师建议考生:在考前,可做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打气。考生可以回忆一下平时成功的经历,告诉自己:“我能行的,我大多知识都已经掌握了,OK! 该复习的我都复习了!该准备的我都准备了!”在考前一天,可以在班级里、宿舍中秀出你最为拿手的才艺,如唱歌、朗诵、画画。其他同学要赏识、赞美,给予掌声和鼓励,这样在同学之间的互动中体验成功和愉快。同时,考生要认识到在高校中的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高校只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和空间,想取得成功更多还需要凭个人的努力。很多成功人士不曾在名校学习,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进入考场 保持镇定情绪

  将高考视若平时考试,保持镇定自如,张老师向考生介绍了一些小窍门:进入试室后,等监考老师发试卷时,喝口水,镇定一下情绪:“不就是考试吗,我经历得多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注视一下窗外,让自己的心情回归到宁静的大自然中,想一想这次考试后的放松计划。感到自己心跳加快,可以幽默一下用手摸一摸心脏,微笑地说:“瞧,我的心脏这么正常,要是不跳才不正常呢。”试卷分发时,考生要慢慢一笔一划地填写个人准考证号与姓名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考试过程 合理安排时间

  在考试过程中,有部分考生可能会在某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上“打结”,因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造成紧张情绪。

  “考前学生可以做一种应急心理准备:在考试时难免会有失误丢分的地方,我们要允许自己有一个失误的空间。如语文考试想100分,那么考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要达到110分,这样如果考试时受偶然因素影响,也能达到目标。万一在考试当中遇到难度较大题目,一时无法解决,考生应该果断地放弃,这样才能避免因小失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做完其他题目。特别是综合科考试,题量特别大,更应及时跳过,争取多完成选题。”张老师为广大考生出主意。

  张老师提醒:在高考的关键时刻,社会、家庭各方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平和安静的高考环境,让学生有轻松的心态上阵应考。

  莫暗示“考不好没关系” 高考生心理调节秘法

  “压力可能是压垮骆驼的一棵青草。一棵青草的重量本来是微不足道的,平常看来根本是不可能压垮骆驼的,但骆驼背负的压力本来就过多、过重且过久,则这棵青草就足以压垮这个骆驼。”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针对高考学子的心理问题,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病房主任、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刘哲宁教授指出,压力必须得以重视并及时予以释放。 本报记者刘少龙 通讯员魏惊宇 长沙报道

  学生:避开自己的“心理陷阱”

  临近高考,学生没有压力和不紧张,这个说法不现实。“有压力和紧张,是一件好的事情。学生要理解这时候的紧张和压力是朋友,不是敌人。”刘哲宁教授说。但压力太大和太小都不好,太大,学生容易陷进自己的“心理陷阱”;太小,也不利于考试。

  “心理陷阱”就是紧张,不少学生往往紧张一点,这一点比如“某些单词记不住”、“模拟考试没考好”、“梦见自己考不上好大学”……将这一点老是记在脑海,挥之不去。这样就能将紧张,无限增强,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其实,很多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对自己的‘紧张’不紧张,这样就能跳出‘心理陷阱’回归到正常的高考准备阶段。”刘哲宁教授说。

  经历上千例高考学子的心理咨询,刘哲宁教授发现一些现象,那些考前感冒的学生,往往成绩考得不错。为什么呢?这样的学生,都在心里对自己进行暗示,“考不好,情有可原,是身体的原因。”这样恰恰能轻装上阵,没有精神负担,他们超常发挥完全有可能。这说明,学生太在意考试结果,往往自己会掉进自设的“心理陷阱”,而在意的是过程,对考得不好的结果能提前接受,这样的考生就走出了“心理陷阱”。

  家长:不要暗示“考不好没关系”

  在高考前,常常能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考得不好,没关系的。”刘哲宁教授说,这种暗示,会起到很不好的效果,会给学生本人起到消极的自我暗示。家长应该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信。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也可以自己喊喊口号。

  家长也不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能在孩子身上产生心理的波动。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假如,孩子属于那种独立能力强的类型,家长可表现得跟以前一样;如孩子是粘人的那种,那么,家长要积极关心;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高考时家长可不要去接送;对自理能力差有依赖思想的孩子,家长可以去接送等。

【考前调整考试心理小方法】相关文章:

高考前如何调整考试心理11-14

高考前心理调整小贴士07-27

2016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考前心理调整方法09-12

高考前怎么调整心理状态11-14

华为认证技巧:考前心理调整10-13

太原小升初考试心理调整有哪些方法07-27

高考考前心态调整方法11-14

心理调整有哪些方法10-19

考试技巧和心理调整10-16